💙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結構化投資:Web3參與者的新型可控入口
結構化投資:Web3參與的新入口
隨着二級市場的身分限制逐漸收緊,孵化型投資又存在高門檻和長週期的問題,一種更爲靈活、可定制的投資方式正引起高淨值投資者的關注:結構化產品。
結構化投資並非Web3獨有的概念,而是源自傳統金融的成熟做法。在傳統市場中,投資銀行通常會將一攬子資產打包,並進行分層處理:高風險層面向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低風險層則通過優先還款、保本機制等方式保護本金,吸引更爲穩健的資金配置。這一理念如今被引入Web3領域。
Web3結構化投資的形式
結構化產品的本質是將"收益權"拆分,然後重新組合成適合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組合。在Web3市場中,主要存在以下幾類結構化產品:
固定收益產品
這是最常見的結構化產品類型。項目方或平台將未來的部分收益權(如Staking收益、DeFi利率、協議費分成等)打包,以"固定年化收益"的形式出售,吸引穩健型資金。
一些主流交易平台提供的穩定幣理財、收益憑證類產品就屬於這一類。這些產品通常採用"定期+年化"的結構,資產鎖倉期爲30天或90天,年化收益率在5%-15%之間,主要針對USDT、ETH、BTC等主流資產。
此外,一些DeFi平台將DeFi收益權進行Token化拆分,形成"YT(收益Token)+PT(本金Token)"的結構。用戶可以選擇只購買PT,鎖定未來收益但不承擔收益波動風險;也可以選擇YT,押注未來利率漲。
可轉債/收益憑證類產品
這類產品多見於一級投資或項目合作中,採用"債權先行 + Token擇機轉換"的策略:前期以固定收益穩定回報,後期根據條件觸發折價換取項目Token,兼顧保守與博弈。
投資者通常通過簽署SAFT(未來Token簡單協議)或Token認股權證等協議,獲得未來購買項目Token的權利。這些協議通常設定特定的節點或條件,如項目上線、達到某個發展階段或特定時間點。
同時,爲增強吸引力和降低風險,協議還會引入固定收益條款,如在Token尚未上線期間,項目方按季度或半年向投資人支付固定利息,形式可以是穩定幣或其他資產。
風險分層基金
這是Web3結構化產品中最具金融工程特色的類型。這類產品通常將一籃子資產打包,再劃分爲不同的風險等級。最常見的是Junior(劣後)與Senior(優先)兩層結構:Junior層承擔主要風險,收益更高;而Senior層在項目產生收益時優先分潤,虧損時優先保護本金。
這種結構的核心優勢在於通過明確的風險-收益匹配機制,滿足不同投資者的偏好。對平台而言,也實現了資金的優化配置,提升整體資金池的吸引力。
然而,這種結構也存在明顯弱點。一旦市場劇烈波動、主池資產嚴重虧損,Junior Tranche作爲"第一道風險緩衝"會迅速縮水,甚至被完全清零。而Senior Tranche雖有優先權,但若整個資金池清償能力崩塌,優先權也難以兌現。
平台型結構產品
近一年來,結構化投資開始從協議級的"點對點資產打包",逐步走向平台化、產品化路徑。特別是在交易所、錢包或第三方投資平台的推動下,結構化產品不再僅限於協議原生的"收益分拆",而是由平台主導完成"設計-包裝-銷售"的閉環。
這類產品主要面向"無復雜策略能力"但又希望獲取結構化收益的用戶,通過平台的設計降低了參與門檻。
法律邊界與合規挑戰
參與結構化產品時,投資者需要考慮以下關鍵問題:
投資者身分是否符合"合格投資人"標準?許多結構化產品僅面向專業投資者或合格投資人。
資金進出渠道是否合規?資金的入場和出場路徑可能涉及外匯監管、跨境資金流動等敏感問題。
產品結構是否透明?投資者需充分了解產品的底層資產、風險分配機制等細節。
平台是否具備銷售資質?需確認平台是否持有相關金融產品銷售牌照。
合規參與結構化投資的建議
爲降低合規風險,Portal Labs建議投資者:
建立清晰的身分結構,如境外SPV、香港家族辦公室架構或新加坡豁免基金等,以更好地管理風險和合規問題。
確保資金進出渠道的合規性,包括使用與身分結構相符的銀行帳戶,通過持牌支付機構或家辦結構完成換匯與結算等。
仔細審查平台資質,包括其金融產品銷售資質、底層資產披露情況以及爭議解決機制等。
結構化投資爲Web3參與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也要求投資者具備對風險機制的理解力、資金路徑的設計能力和法律責任的前置意識。對於具備一定財務結構配置能力、擁有穩定身分結構與入金通道,並願意深入理解產品邏輯的投資者而言,結構化投資可以成爲參與Web3的一個"可控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