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观点任务# 第一期精彩啓程!調研 Palio (PAL) 項目,在Gate廣場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300 PAL!
💰️ 選取15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20 PAL!
👉 參與方式:
1. 調研$PA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
2. 帶上$PAL交易連結。
3. 推廣$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爲慶祝PAL上線Gate交易,平台特推出HODLer Airdrop、CandyDrop、VIP Airdrop、Alpha及餘幣寶等多項PAL專屬活動,回饋廣大用戶。請在帖文中積極宣傳本次系列活動,詳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6
建議項目調研的主題:
🔹 Palio 是什麼?
🔹 $PA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 如何參與 $PAL生態周系列活動?
您可以選擇以上一個或多個方向發表看法,也可以跳出框架,分享主題以外的獨到見解。
注意:帖子不得包含除 #Gate观点任务# 和 #PAL# 之外的其他標籤,並確保你的帖子至少有 60 字,並獲得至少 3 個點讚,否則將無法獲得獎勵。
⚠️ 重復內容的帖子將不會被選取,請分享屬於你獨特的觀點。
⏰ 活動時間:截止至 2025年7月11日 24:00(UTC+8)
美國會成爲區塊鏈超級強國嗎?
隨着新一系列區塊鏈立法的出臺,美國是否會像1996年《電信法》對互聯網所推動的那樣釋放出一波創新?
2025年6月1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2025年GENIUS法案(,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的國家創新。這項立法爲穩定幣建立了監管框架,代表了美國參議院首次批準的主要加密貨幣法案,以及對加密行業的重大政策轉變。
該法案的通過並非沒有爭議。民主黨人強烈反對該措施,認爲它缺乏足夠的監管以防止濫用。他們特別批評缺乏反腐敗規則,這些規則將防止特朗普總統及其家族從加密貨幣投資中獲利。盡管衆議院仍需批準該法案,然後才能送到總統的辦公桌上,但這次參議院的勝利標志着加密行業在華盛頓)的追求以及全球(合法性的一次轉折點。
![華盛頓特區風景])https://img-cdn.gateio.im/webp-social/moments-57ab9b7ac6f6edc0094ec81a60216ab5.webp(華盛頓特區 - 2018年4月20日:美國國會大廈在華盛頓特區)照片由羅伯特... 更多亞歷山大/蓋蒂圖片社(
Getty Images## 數字化轉型的時刻
這一立法裏程碑出現在數字治理的關鍵時刻。回想一下1990年代中期的互聯網——那時的數字環境與今天大相徑庭。那時,數字身份僅意味着一個電子郵件地址。數據所有權是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理解的抽象概念。個人能夠真正控制自己在線個人信息的想法似乎是不可能的。
分布式技術主要存在於學術論文中,少有人能深刻理解它如何深刻改變數字所有權、身分和治理。今天,即使大型科技公司繼續主導,我們可能正在目睹一個轉折點——我們數字世界運作的新規則的開始。
更多爲您## 政治鬥爭與錯失的機會
區塊鏈立法在激烈的政治戲劇中推進。同一周,共和黨在另一場有爭議的50-50參議院投票中,勉強通過了特朗普總統的預算調解法案,副總統JD Vance投下決定性的一票。"一項偉大的美麗法案"因醫療保健削減、人工智能監管問題和稅收再分配受到兩黨的批評。
在預算辯論期間,懷俄明州參議員辛西亞·盧米斯試圖加入條款,解決她所稱的加密貨幣礦工和質押者的"不公平稅收待遇"。她的修正案從未進入參議院表決。阿拉斯加州衆議員尼古拉斯·貝吉奇在事後表示:"我希望在最終產品中看到這個條款。" "我認爲我們還有其他機會將其納入必須通過的立法中。"
政治緊張局勢在其他方面也顯而易見。俄勒岡州參議員傑夫·默克利提出了一項修正案——最終被否決——該修正案將禁止政府官員,包括總統和國會議員,擁有或推廣數字資產。
建設美國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GENIUS法案只是更大立法拼圖中的一部分。國會同時正在考慮2025年《美國區塊鏈法案》,該法案正在等待參議院的批準。與國家比特幣儲備和全面數字資產市場結構的提案一起,這些法案形成了美國歷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加密監管框架。
1996年的回聲
與1996年電信法的相似之處令人矚目。正如那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立法爲市場競爭打開了大門,並爲公司提供了建立全國寬帶基礎設施所需的監管明確性,今天的區塊鏈法案則承諾爲這個新興行業提供急需的確定性。
多年來,_crypto_行業的倡導者們一直認爲,監管扼殺了創新。目前的立法方案可以創建必要的監管基礎設施,並釋放投資和開發,類似於1996年後建立互聯網物理基礎設施所需的1.4萬億美元資本。
但區塊鏈立法超越了立法者在1990年代所取得的成就。雖然《電信法》主要關注基礎設施,但今天的法案涉及兩個革命性概念,可能會重塑整個數字經濟。
) 1. 基礎設施主權
第一次轉型涉及基礎設施主權。區塊鏈技術創造了專家所稱的**“數字所有權基礎設施”**——一個安全的、去中心化的系統網路,個人可以在其中存儲和控制他們的數字資產和身分。與今天的中心化平台不同,區塊鏈通過只有用戶自己擁有的密碼密鑰,使用戶對其數據擁有主權控制。
《###部署美國區塊鏈法(》指示商務部建立一個區塊鏈部署計劃,以支持美國在區塊鏈技術方面的領導地位,制定政策和建議,研究對聯邦機構的好處,協調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聯邦網路安全活動,並與私營部門合作以識別部署機會。
) 2. 數據擁有權革命
或許更重要的是,區塊鏈立法解決了一個在1996年不存在的挑戰:誰擁有和控制由數字交互產生的大量個人數據。
今天,大多數人擁有破碎的在線身分,對個人信息幾乎沒有真正的控制權。公司收集並通過用戶數據獲利,而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放棄了其信息所創造的價值。當數據泄露發生時——而這種情況很常見——用戶面臨終生的欺詐緩解,而幾乎沒有補救措施。
區塊鏈通過“自我主權身分”提供了一種根本不同的模型。個人可以將身分信息保存在自己的數字錢包中,而不是將個人數據存儲在公司服務器上,從而選擇分享哪些信息以及與誰分享。這代表了一個與從集中式大型機轉向個人電腦同樣重要的轉變。
這些影響遠遠超出了個人隱私。自我主權身分系統可以使人們直接將他們的數據貢獻貨幣化,從而開啓新的經濟活動形式,而不是將價值交給平台中介。
機會窗口
世界各國面臨着一個狹窄的機會窗口,以挑戰美國的技術主導地位。這項美國立法方案——盡管美國公司常常批評歐盟的技術監管——可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爲美國實體鞏固更大的競爭優勢。目前的局勢不言而喻:幾乎沒有全球規模的大型科技公司存在於美國以外。歷史表明,在設定技術標準方面的先發優勢往往決定性地影響結果,而其他國家可能已經沒有時間建立有意義的替代方案。
《部署美國區塊鏈法》和《天才法》可能沒有《電信法》那樣的即時變革性影響,但它們解決的挑戰可能更爲重要:個人如何控制他們的數字生活,以及社會如何治理日益復雜的技術系統。
歷史表明,建立明確的、支持創新的監管框架的國家往往會在數十年內主導這些新興技術。通過適當的區塊鏈立法,任何國家都有機會塑造不僅僅是市場,還有數字自由的基本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