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專屬 #WXTM创作大赛# 正式開啓!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總獎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贏!
🎯 關於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個以數字資產爲核心的區塊鏈協議,由 Rust 構建,致力於爲創作者提供設計全新數字體驗的平台。
通過 Tari,數字稀缺資產(如收藏品、遊戲資產等)將成爲創作者拓展商業價值的新方式。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參與方式: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WXTM 或相關活動(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關的原創內容
內容不少於 100 字,形式不限(觀點分析、教程分享、圖文創意等)
添加標籤: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動截圖(如充值記錄、交易頁面或 CandyDrop 報名圖)
🏆 獎勵設置(共計 70,000 枚 WXTM):
一等獎(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獎(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獎(10名):2,000 枚 WXTM
📋 評選標準:
內容質量(主題相關、邏輯清晰、有深度)
用戶互動熱度(點讚、評論)
附帶參與截圖者優先
📄 活動說明: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和小號刷量行爲
獲獎用戶需完成 Gate廣場實名
十大跨鏈橋攻擊事件回顧:損失超19億美元 安全教訓深刻
跨鏈橋安全事件回顧:十大攻擊涉資超19億美元
跨鏈橋作爲連接不同區塊鏈網路的重要基礎設施,近年來頻繁成爲黑客攻擊的目標。本文將回顧十起重大跨鏈橋安全事件,涉及資金總額超過19億美元,其中約15.5億美元已被追回或賠付。這些案例凸顯了跨鏈橋的安全風險,同時也爲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ChainSwap:兩次攻擊損失約880萬美元
2021年7月,ChainSwap連續遭遇兩次黑客攻擊。第一次損失約80萬美元,第二次損失約800萬美元,影響了20多個使用該跨鏈橋的項目。調查顯示,攻擊源於協議未嚴格驗證籤名有效性。最終,多個受影響項目選擇進行快照並重新發行代幣,以補償用戶損失。
Poly Network:6.1億美元被盜後全數追回
2021年8月,Poly Network遭遇了當時最大規模的跨鏈橋攻擊,涉及資金高達6.1億美元。攻擊者利用合約權限管理漏洞,成功替換了目標鏈的驗證人地址。然而,這起事件最終以圓滿結局告終,攻擊者歸還了全部資金,並被項目方稱爲"白帽黑客"。
Multichain:600萬美元損失已部分賠付
2022年1月,Multichain發現一個影響多種代幣的重大漏洞。雖然漏洞已修復,但仍有約600萬美元資產被盜。原因是合約在驗證用戶輸入的代幣合法性時存在缺陷。事後,團隊追回了近50%的被盜資金,並對及時撤銷授權的用戶進行了賠付。
QBridge:8000萬美元損失僅賠付2%
2022年1月底,借貸平台Qubit的跨鏈橋QBridge遭受攻擊,損失約8000萬美元。攻擊者利用合約在處理白名單代幣時的漏洞,成功在BSC上鑄造了大量虛假代幣。截至目前,大部分被盜資金尚未得到賠付,Qubit的使用率也大幅下降。
Meter.io:440萬美元損失以未來收益賠付
2022年2月,Meter Passport跨鏈橋因代碼中的"錯誤信任假設"被攻擊,造成440萬美元損失。項目方最終決定發行新代幣PASS進行賠償,並承諾用未來收益回購這些代幣。
Ronin:6.2億美元被盜後獲融資賠付
2022年3月,遊戲Axie Infinity的Ronin鏈遭遇6.2億美元的巨額攻擊。這是一起典型的社會工程學攻擊,黑客通過僞造工作機會獲取了系統訪問權限。雖然被盜資金未能追回,但開發團隊Sky Mavis籌集了1.5億美元用於賠償用戶損失。
Wormhole:3.26億美元損失獲即時補償
2022年2月,Wormhole因Solana端合約驗證漏洞遭受3.26億美元的攻擊。值得注意的是,項目背後的Jump Crypto迅速注入了等額資金,使平台得以恢復正常運營。
EvoDeFi:未明確損失金額,或已跑路
2022年6月,Oasis生態系統中的DEX ValleySwap因使用EvoDeFi跨鏈橋而遭遇嚴重的資產脫錨問題。具體損失金額未公布,但估計在千萬美元級別。遺憾的是,相關方似乎已停止運營,用戶損失至今未得到解決。
Horizon:近1億美元損失,賠償方案待定
2022年6月,Harmony的官方跨鏈橋Horizon遭遇攻擊,損失接近1億美元。調查顯示,這可能是由私鑰泄露引起的。項目方曾提議通過增發代幣來賠償用戶,但方案尚未最終確定。
Nomad:1.9億美元被盜,部分資金或將追回
2022年8月,Nomad跨鏈橋因一個合約初始化錯誤遭受了1.9億美元的攻擊。這個錯誤允許任何人都能從橋上提取資金。雖然目前尚無明確的賠付方案,但已有部分白帽黑客表示願意歸還資金。
總結
這些案例表明,即使是領先的跨鏈橋項目也面臨着重大安全風險。值得注意的是,資金實力雄厚、背景強大的項目在遭遇攻擊後,往往能夠更有效地處理危機,或通過自身資源進行賠付。這提醒用戶在選擇跨鏈橋時,不僅要考慮技術因素,也要評估項目方的實力和信譽。同時,項目方需要加強實時監控和快速響應機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潛在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