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從業者如何規避法律風險:一名技術員工的教訓與啓示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從業人員的法律風險認知:一起跨省抓捕案的啓示

近期,一名數字錢包公司的技術員工遭遇異地公安跨省抓捕,理由是該錢包平台的部分合作商戶涉嫌開設網路賭場,而這名員工作爲技術後臺維護人員,被以涉嫌"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帶走調查。

這起案件引發了Web3從業者對法律風險的思考,暴露出三個常見的認知誤區:

Web3程序員被跨省抓捕案引發的思考:從業者的三大法律認知盲區

誤區一:技術崗位無風險?

許多技術人員認爲,"我只負責寫代碼,怎麼用是甲方的事"。但在當前司法實踐中,關鍵在於你提供的"技術服務"是否對上遊犯罪起到了"實質性幫助"。如果你的技術工作客觀上起到了爲犯罪活動"降低門檻"的效果,如提供匿名轉帳、混幣功能、規避身分識別的手段,那將不再被視爲"中立",而可能被認定爲"協助"。

誤區二:小平台不會被盯上?

相較於頭部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缺乏合規機制的小型Web3項目更容易成爲執法機關的打擊對象。原因包括:

  1. 小平台多在境內設有人員,抓捕行動更具效率;
  2. 缺乏KYC實名認證、反洗錢等合規防線;
  3. 沒有執法對接系統,在調查中難以體現高配合度。

誤區三:遠程高薪工作的潛在風險

許多技術人員被"遠程辦公+高薪"吸引,卻忽視了一些明顯的風險信號:

  • 項目方註冊地模糊,工資以虛擬幣結算;
  • 無書面勞動合同,僅通過即時通訊工具溝通;
  • 缺乏合規審計、用戶身分識別流程或反洗錢制度。

Web3技術人員如何自保?

  1. 入職前審慎評估:

    • 項目是否在明確、受監管的司法轄區註冊
    • 是否有第三方代碼審計或安全審計
    • 是否具備用戶身分識別、反洗錢等制度
    • 是否公開項目負責人、團隊背景等基本信息
  2. 遠離高風險功能:

    • 混幣、匿名轉帳、隱私幣相關
    • 繞過身分識別、黑名單屏蔽等機制
    • 協助隱藏資金來源的工具開發
  3. 合同中明確約定:

    • 不直接接觸用戶資金帳戶
    • 不處理用戶個人身分數據
    • 不參與營銷推廣活動
  4. 保留溝通記錄,爲自證留下證據

  5. 必要時尋求專業律師團隊做"項目合規體檢"

Web3從業者應認識到,執法者往往從技術工具的實際用途和社會影響來評判行爲是否構成危害。建立基本的法律風險意識與合規防控思維,對於在這個新興領域穩健發展至關重要。

Web3程序員被跨省抓捕案引發的思考:從業者的三大法律認知盲區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分享
留言
0/400
StableGeniusDegenvip
· 15小時前
技术狗也危险噢啧啧
回復0
GasWhisperervip
· 08-04 21:58
唉... 另一个提醒,代码在遇到监管时并不是中立的
查看原文回復0
GateUser-afe07a92vip
· 08-04 21:54
写代码竟然也会被抓!
回復0
metaverse_hermitvip
· 08-04 21:30
报应啊,写代码的也栽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