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比特幣區塊大小之爭:技術突破是解決政治僵局的關鍵
比特幣區塊大小戰爭的反思
最近,我讀完了兩本記錄比特幣區塊大小戰爭歷史的書,分別代表了兩種對立觀點:《The Blocksize War》和《Hijacking Bitcoin》。閱讀這些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當時的立場,思考這場爭議的深層原因。
區塊大小戰爭的核心問題是:比特幣是否應該通過硬分叉將區塊大小限制從1MB提高,以允許處理更多交易、降低費用,但代價是使節點運行更困難。小區塊派認爲應該保守調整,以確保普通用戶可以運行節點。大區塊派則認爲應該大幅提高,以實現數字現金的願景。
雙方在具體問題上存在分歧,但更深層的矛盾在於對比特幣治理方式的不同理解。小區塊派主張協議變更需要高度共識,反對少數大玩家主導決策。大區塊派則認爲應該由礦工掌控,並批評小區塊派背離了原始願景。
當時我傾向於支持大區塊派,認爲高昂手續費會扼殺數字現金用例,小區塊派的觀點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同樣對大區塊派的一些做法感到失望,如不願設定合理的區塊大小限制原則。
回顧這場爭議,我認爲這體現了一種政治悲劇:一方壟斷了技術能力但立場偏執,另一方認識問題所在但缺乏執行能力。這種"單方面能力陷阱"在各種政治環境中都很常見。
更重要的是,雙方都忽視了新技術可能帶來的突破,如ZK-SNARKs。緩解政治緊張局勢的最終方法不是妥協,而是發現全新的技術路徑,同時滿足雙方訴求。
對比特幣的未來而言,關鍵在於能否重新成爲一個技術前瞻性的生態系統。最近Inscriptions和BitVM的發展爲第二層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這是一個積極信號。
分析比特幣的成功與失敗對以太坊等其他數字社區很有啓發。以太坊的多客戶端策略、第二層解決方案等,都從比特幣的經驗中汲取了教訓。更廣泛地說,這對於網路國家等新興數字社區的發展也有重要啓示。
總之,比特幣區塊大小戰爭作爲"數字國家"的首次內戰,爲未來的數字社區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我們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在技術創新中尋求突破,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政治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