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村夫进城

#pi# 那個改變我網路軌跡的偶然點擊 #加密项目计划#
2019年6月的一個平凡下午,我像往常一樣在家刷着手機。那時的我並不知道,一次隨意的網路瀏覽會讓我遇見吳姐——一個遠在瑞安、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我在某個論壇的角落裏發現了她,當時參與了當時所謂資金盤項目的開始至終結,之後時隔3個月左右的時間在網路中瀏覽到Pi Network這個項目,當時主動去詢問了吳姐是否有參與Pi Network,之後主動向她獲得了邀請連結,就這樣,我們的人生軌跡產生了奇妙的交集。
吳姐是個典型的"老韭菜",在傳統資金盤裏摸爬滾打多年,傷痕累累卻依然執着。她對區塊鏈的理解停留在最表層,常常把"去中心化"掛在嘴邊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至今記得她第一次向我炫耀某個明顯是騙局的項目時,那種天真的熱情。作爲加密世界的小白,她總是被各種華麗的包裝和誇張的收益承諾所吸引,然後不可避免地成爲被收割的對象。
而我,則是個對Pi Network近乎癡迷的發燒友。六年多來,我見證了Pi從最初的概念到如今擁有數千萬用戶的成長歷程。每天點閃電成了我雷打不動的習慣,即使身邊的朋友從最初的熱情參與逐漸變成了現在的冷淡旁觀。吳姐就是其中之一——她早已不再積極點擊,帳號可能已經沉睡多時。
這六年裏,我經歷了太多心酸時刻。向親友推薦Pi時被當作傳銷的尷尬;解釋區塊鏈概念時面對的茫然眼神;看到負面報道時內心的動搖與堅持。最艱難的是2021年那波市
查看原文2019年6月的一個平凡下午,我像往常一樣在家刷着手機。那時的我並不知道,一次隨意的網路瀏覽會讓我遇見吳姐——一個遠在瑞安、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我在某個論壇的角落裏發現了她,當時參與了當時所謂資金盤項目的開始至終結,之後時隔3個月左右的時間在網路中瀏覽到Pi Network這個項目,當時主動去詢問了吳姐是否有參與Pi Network,之後主動向她獲得了邀請連結,就這樣,我們的人生軌跡產生了奇妙的交集。
吳姐是個典型的"老韭菜",在傳統資金盤裏摸爬滾打多年,傷痕累累卻依然執着。她對區塊鏈的理解停留在最表層,常常把"去中心化"掛在嘴邊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至今記得她第一次向我炫耀某個明顯是騙局的項目時,那種天真的熱情。作爲加密世界的小白,她總是被各種華麗的包裝和誇張的收益承諾所吸引,然後不可避免地成爲被收割的對象。
而我,則是個對Pi Network近乎癡迷的發燒友。六年多來,我見證了Pi從最初的概念到如今擁有數千萬用戶的成長歷程。每天點閃電成了我雷打不動的習慣,即使身邊的朋友從最初的熱情參與逐漸變成了現在的冷淡旁觀。吳姐就是其中之一——她早已不再積極點擊,帳號可能已經沉睡多時。
這六年裏,我經歷了太多心酸時刻。向親友推薦Pi時被當作傳銷的尷尬;解釋區塊鏈概念時面對的茫然眼神;看到負面報道時內心的動搖與堅持。最艱難的是2021年那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