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手?我有话说!」Gate广场挑战赛——秀操作赢$2,000,百万流量加持!
你是下一个明星交易员吗?
想让自己的名字闪耀广场热搜?想吸引数万追随者?百万流量已就位,就等你来承接!
🎉 双重豪礼,赢家通吃!
1️⃣ 晒单排行榜奖励
收益率排名前10的用户,瓜分 $1,500合约体验券!巅峰对决等你来战!
2️⃣ 晒单幸运奖
随机抽取10位用户,每人赠送 $50跟单包赔券!即使不是大神,也有机会躺赢!
🎮 参与方式超简单!
✅ 在 Gate广场 晒出你的交易战绩,并成为带单员!
✨ 发帖要求:
内容必须原创,并带上 #CopyTrading# 或 #跟单# 标签
附上 收益率截图 或 交易卡片,并分享你的 独家交易心得
严禁AI生成虚假交易,一经发现取消资格
观点犀利、逻辑清晰,干货越多越吸粉!
⏰ 活动截止:8月15日 10:00(UTC+8)
【立即发帖】 展现你的王者操作,承接百万流量,成为下一个交易传奇!
💬 还在等什么?Gate广场,等你来战! 💪
AI是把加密技术推向天际的唯一推手
最近,传奇投资人Mary Meeker发布了一份详细的人工智能趋势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有一组趋势数据引起了我的兴趣。这组数据指出:
在互联网时代,TikTok是普及速度最快的应用,它用了大概9个月的时间使用户数达到了一亿。而当ChatGPT出现后,它则只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就使用户数达到了一亿。
人工智能的普及速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新科技。
人工智能的普及速度是如此的快,一方面它让全人类感受到了它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因此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投入这个领域进行创新和革命。
这使得人工智能成为当下全球关注的科技焦点。
相比起人工智能的光芒,加密技术就显得没那么出彩了。
这背后有没有数据方面透露出的差异呢?
我在网上查了查加密生态的用户数据:
比特币2009年上线,直到2024年12月左右,激活地址数才达到一亿,用了15年。
以太坊2015年上线,直到2023年底左右,激活地址数才达到一亿,用了8年。
激活地址数一亿,但实际上很多用户都是一个人有多个地址,因此很有可能直到现在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用户数都未必真的达到了1亿。但就算这1亿地址真的代表1亿用户,它们的普及速度和ChatGPT比起来都是龟速。
我又查了查日活用户数:
ChatGPT现在的日活用户数大概是1.2亿~1.8亿。
比特币的日活地址数最多100万,以太坊的日活地址数最多120万。
在日活用户方面,加密技术同样无法和人工智能相提并论。
一个科技的普及度和日活用户是衡量它对全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一个没有用户普及度、没有高频日活用户量的技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一项伟大的技术。
在这方面当下的人工智能全面秒杀加密技术。
这恐怕也是这么多年以来社会大众对于加密技术的感知度极低,并且不太重视这项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
其中一个我们都知道、并且是老生常谈的原因是加密技术对普通人而言使用门槛太高。
从2009年算起到现在2025年,整整16年了,加密应用的真正日活用户我估计顶天了就几百万。在这16年里,大量的团队、大量的应用、大量的标准都在试图改进加密应用的用户体验、降低它的使用门槛。
但这么多努力迄今为止收效甚微,尤其当它和人工智能的普及速度相比时,简直不堪一击。
看到这些数据,再回想这16年的历史,我产生出这样一种感觉:
我们所有这些试图改进加密应用用户体验的努力或许从根本上来说意义都不大。
我不是说这些努力没有作用,而是认为这些努力所取得的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以前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加密货币或许根本就不是为人类准备的,而是为AI准备的。
未来AI Agents的数量一定会大大超过人类的数量。
把这两个观点结合上面的数据再想一想,我觉得就好理解了:
人类在使用加密应用时感受的糟糕体验和高门槛对AI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AI使用加密钱包、记忆私钥、数字签名、链上交易就像我们呼吸空气那样自然和简单。
加密货币是为AI准备的,AI Agents才是加密货币真正的使用者。未来的某一天,当AI Agents的数量超过人类时,加密技术的日活“用户”量就一定会超过上述所有这些人类应用的日活用户量。只不过那时的“用户”不是人类而是AI Agents。
这么想,上面所有这些矛盾和困惑就都可以解决了。
因此,在加密 + Crypto这个赛道,如何让AI Agents使用智能合约,让AI Agents充分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在我看来就是把加密技术推向天际、让加密技术真正爆发和颠覆社会的唯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