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虚拟货币执法新动向:远洋捕捞趋势与管辖权变化
币圈司法执法趋势分析与思考
近年来,在虚拟货币领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远洋捕捞"的执法现象。这种做法主要指某些地方司法机关跨省执法,其目的并非单纯为了打击犯罪或维护法律,而可能更多地带有创收动机。
在虚拟货币相关案件中,这种情况尤为普遍,且大多以刑事案件形式出现。从刑事辩护的角度来看,许多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在立案、管辖权、涉案财物处理等程序方面,以及犯罪构成认定、罪名界定等实体问题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
受国内对虚拟货币严格监管政策的影响,一些基层执法部门往往将虚拟货币活动与违法犯罪直接画等号。加之虚拟货币行业从业者普遍被认为"财力雄厚",这两个因素的叠加导致了执法机关对虚拟货币领域的打击力度不亚于传统经济犯罪。
然而,今年3月以来,这种执法趋势似乎出现了转变。据悉,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份关于跨省处理涉企犯罪案件的新规定,对此类案件的管辖权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制。这一政策变化在虚拟货币行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专门从事虚拟货币相关刑事辩护的律师,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案件涉及多种罪名,包括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开设赌场罪,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此外,传统的诈骗罪、盗窃罪以及计算机相关犯罪也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货币领域的犯罪行为大多可以归类为网络犯罪,而网络犯罪的管辖范围相当广泛。根据现行规定,网络犯罪不仅包括传统的计算机类犯罪,还涵盖了与网络相关的新型犯罪,以及通过网络实施的诈骗、赌博等行为。
在案件管辖上,除了犯罪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有权立案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网络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提供商所在地、被侵害系统管理者所在地,甚至是案件相关人员使用的网络系统所在地、被害人所在地或财产损失地的公安机关都可能具有管辖权。
这种广泛的管辖权范围,加上一些执法人员对虚拟货币活动的固有偏见,使得虚拟货币相关案件容易成为跨省执法的目标。即便一个地区的公安机关不予立案,也不能保证其他地区不会介入。
尽管新的规定对跨省涉企犯罪案件的管辖做出了限制,但许多虚拟货币相关案件并不涉及正规企业,而是以"小作坊"形式存在。这意味着新规可能难以全面覆盖虚拟货币领域的案件,因此短期内完全消除"远洋捕捞"现象可能还面临挑战。
自2017年相关监管政策出台以来,虚拟货币行业的"出海"趋势一直持续。在Web3领域,虚拟货币与区块链技术的争论也从未停息。即便是像新加坡这样的金融开放城市,也计划从今年6月底开始实施新的Web3政策,主要影响虚拟货币领域。
从本质上看,天然抗拒监管和控制的虚拟货币(及其衍生的生态系统)与中心化监管机构之间的矛盾似乎难以完全调和。或许,最理想的模式是双方能够像刺猬一样,在保持各自特性的同时,找到一个安全、舒适的共处距离,从而实现共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