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市场3月报告:穿越迷雾,比特币或于第二季度迎来反转特朗普引发的关税争议引起市场混乱与担忧,加上美国通胀预期反弹,强化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涨"甚至"衰退"的预期。这对高风险资产造成了巨大压力。这一预期打击了连续两年处于高位的美股估值,进而通过比特币ETF传导至加密货币市场。比特币短期投资者抛售导致本周期内最大亏损额,初步完成了比特币的最新定价。长期持有者再次从"减持"转为"增持",承接了部分抛盘,使价格在82000美元左右达到新平衡。然而市场依然脆弱,短期持有者浮亏仍处高位,如美股动荡导致比特币ETF资金流出,短期投资者可能继续抛售,价格将进一步下跌。目前美股中等程度调整基本完成,但进一步走势仍取决于4月2日关税政策的影响程度,以及3月就业数据是否大幅恶化。如果这些因素超预期恶化,市场仍将向下寻求新的平衡点。随着混乱逐渐消退,美股和比特币均已大幅回调,恐慌情绪也得到相当程度释放。我们认为,随着关税政策影响逐步消化,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临近,比特币在第二季度迎来反转行情的可能性较大。## 宏观金融:经济和就业数据推动"滞涨"甚至"衰退"预期增强,美股破位下跌"特朗普2.0交易"熄火后,美股基本回到2024年11月6日即特朗普胜选日的起点。新的交易判断框架在2月底初步确立,3月围绕各类经济、就业和利率数据不断调整。这个判断框架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经济滞涨"甚至"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与美联储货币政策优先保就业还是优先降通胀的选择之间的博弈。3月7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2月就业数据:非农就业增加15.1万,低于预期的17万,显示就业增长放缓但仍相对稳健。失业率从1月的4.0%升至4.1%,表明劳动力市场略有松动。平均时薪月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4.0%,高于通胀率,显示实际工资有所改善,但可能对通胀构成压力。这一"尚可"的就业数据部分缓解了经济已开始衰退的担忧,美股先跌后涨。但隐忧依然存在,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失业率也在回升。3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CPI数据:2月总体CPI月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2.8%,较1月3.0%略有下降。核心CPI月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3.1%,显示通胀有所缓和,但核心通胀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美联储更关注的PCE数据28日发布显示:2月总体PCE月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2.5%;核心PCE月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2.8%,反映通胀下行路径受阻,核心指标粘性较强。PCE数据表明,2月总体PCE同比增长2.5%,高于1月的2.5%;核心PCE同比增长2.79%,高于1月的2.66%。虽然幅度很小,但无论CPI还是PCE均表明物价增长已开始反弹,这意味着美联储坚持的降通胀目标面临严峻挑战。18-19日,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0%不变,连续第二次暂停降息。声明指出经济活动稳步扩张,劳动力市场稳固,但通胀仍稍高,特别是在特朗普政策影响下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这是美联储首次明确表示关税政策可能影响经济下行,但经济衰退的风险"有所上升,但还不高"。可能出于对动荡不安的美股市场的呵护,美联储主席表示,通胀可能因关税等政策推迟回归2%目标,并暗示如果就业市场恶化将采取降息措施。作为应对关税冲击的先手,美联储将美国国债减持上限从250亿美元/月放缓至50亿美元/月。美联储相对"鸽派"的表态提振市场,推动三大股指大幅反弹。到月底,市场首次将2025年降息预期提升至3次。某大型投行也预计今年将进行三次降息。28日,密歇根大学发布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从2月的64.7降至57,低于初值57.9和经济学家预估中值。消费者预计未来5到10年的年通胀率为4.1%,为1993年2月以来最高,高于初值3.9%。对未来一年通胀率的预期为5%,创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主观数据,但充分体现了终端消费者信心下降。同日,某联邦储备银行模型显示,截至28日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率预测值为-2.8%。这一数值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共振,三大股指以大幅下跌作为回应,恐慌指数单日大涨11.9%。特朗普关税政策方面,本月也是多次反复。截至3月底,针对加、墨、中和针对钢、铝产品的加税已经实施。4月2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涵盖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等车辆类型。对核心汽车零部件也将征收25%的关税,生效日期不迟于5月3日。悬而未决的是将对主要贸易逆差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具体名单将在4月2日发布。4月2日目前被市场视为关税战最大关注日。由于对关税不确定和"经济滞涨"甚至"经济衰退"的担忧,资金在3月继续撤出权益市场,导致纳指、标普500和道琼斯分别下跌8.21%、5.75%和4.20%,跌破或接近跌破250日均线,达成了中等程度的技术调整。避险资金涌入美债,推动2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月下跌1.15%。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0.45%,但叠加通胀预期,长期资金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已跌至负增长水平。主流资金的另一避险标的黄金得到重点青睐,本月伦敦金正式突破3000美元大关,单月大涨8.51%,升至3123.97美元/盎司。消费信心低迷,通胀预期升高,看淡美国经济增长,甚至忧虑不受控制、变化无常的关税战推动美国经济进入"滞涨"和"衰退"。特朗普关税不确定性是最大变量,这一变量正在推动美国经济和消费信心恶化,进而推动市场进行"滞涨"和"衰退"交易。随着美联储主席相对"鸽派"的发言,市场开始博弈美联储在6月进行降息干预,而随着美股下跌降息次数也在由两次上升为三次。通胀问题可能会被暂时搁置,但并未消失反而随着关税战会加剧。关税战的影响,要到落定之后才能看到。## 加密资产:运行于下降通道,极端行情或跌至73000美元交易员的忧虑与恐惧主宰了3月资本市场的动荡,比特币因2月末的大幅下跌,在3月保持了相对稳定,但反弹乏力,最终录得2.09%的月度下跌。3月,比特币开于84297.74美元,收于82534.32美元,最高95128.88美元,最低76555.00美元,振幅22.03%,成交量较上月略有放大。以时间来看,继2月底大幅杀跌之后,比特币在3月第二第三周展开技术反弹,但反弹力度较弱自低点最高幅度仅16%。此后一周随着美国关税政策混乱频出,通胀数据尤其是消费者信心数据的走低,比特币随美股震荡下行,最终录得月度下跌。技术上来看,全月运行于2月以来的下降通道之内,本轮周期的第一上升趋势线之下。且自月初杀跌之后,交易热情骤减,成交量逐周下降。大部分时间运行于200日线之下,3月11日曾短暂触及365日线。虽然全月中心化交易所比特币呈现流出状态,比特币ETF通道亦有少量资金流入,但在美股风声鹤唳背景下,作为高风险资产的比特币仍然难以吸引买力。政策层面,本月利好颇多。3月6日,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将联邦政府此前没收的约20万枚比特币纳入储备,并明确未来四年内不会出售这些资产。同时,命令还提出建立一个由比特币以外的数字资产组成的储备库,旨在通过多元化资产增强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是比特币首次被美国政府作为永久性国家资产管理,标志着其"数字黄金"地位的确立。行政命令虽非立法,但为后续政策奠定了基础。3月7日,总统在签署行政命令后次日召开白宫加密峰会,邀请诸多产业人士及资本人士参加,共同商讨加密行业监管、储备政策及未来发展方向。此次峰会进一步释放了美国政府支持加密创新的信号。3月29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指南,明确银行参与加密货币相关活动的合规流程。为传统金融机构融入加密市场提供了清晰路径,有助于银行介入加密资产服务。同日,总统对某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予以赦免。各州层面,3月6日德州提出建立州级比特币战略储备,已进入立法程序的"意向通知"阶段,通常这一步骤预示法案通过可能性较高。3月31日,加州议会正式提交《比特币权益法案》,旨在明确比特币在州内的合法权益和使用规范。如上种种,均表明比特币及加密资产正在美国展开切实落地。这些政策、法规等需要时间真正产生效力,但无疑正在为美国后继打造"加密之都"扫除堵点。不过,"滞涨""通胀"的忧虑预期主导了市场,规避风险和杀估值的交易员们选择忽视这些长期利好,而主导了比特币价格的短期下跌。或许出于长期利好的支撑,相较已经回到11月6日点位的美股而言,比特币目前仍然处于较强态势。本月收盘价82378.98美元,仍然高于11月5日的70553美元。考虑到流动性匮乏,如果关税超预期或有更恶劣的就业和经济数据发布,比特币不排除会回吐"特朗普交易"全部涨幅,跌至70000-73000美元。但这只会在关税或就业数据出现远超预期恶化情况下发生。如果4月2日美股能够在"解放日"关税利空充分释放后逐步企稳,此前的76000美元有可能成为本轮杀跌的低点。## 资金:比特币现货ETF流出放缓,稳定币持续流入2月
比特币震荡下行 二季度有望迎来反转
加密市场3月报告:穿越迷雾,比特币或于第二季度迎来反转
特朗普引发的关税争议引起市场混乱与担忧,加上美国通胀预期反弹,强化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陷入"滞涨"甚至"衰退"的预期。这对高风险资产造成了巨大压力。
这一预期打击了连续两年处于高位的美股估值,进而通过比特币ETF传导至加密货币市场。
比特币短期投资者抛售导致本周期内最大亏损额,初步完成了比特币的最新定价。长期持有者再次从"减持"转为"增持",承接了部分抛盘,使价格在82000美元左右达到新平衡。然而市场依然脆弱,短期持有者浮亏仍处高位,如美股动荡导致比特币ETF资金流出,短期投资者可能继续抛售,价格将进一步下跌。
目前美股中等程度调整基本完成,但进一步走势仍取决于4月2日关税政策的影响程度,以及3月就业数据是否大幅恶化。如果这些因素超预期恶化,市场仍将向下寻求新的平衡点。
随着混乱逐渐消退,美股和比特币均已大幅回调,恐慌情绪也得到相当程度释放。
我们认为,随着关税政策影响逐步消化,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临近,比特币在第二季度迎来反转行情的可能性较大。
宏观金融:经济和就业数据推动"滞涨"甚至"衰退"预期增强,美股破位下跌
"特朗普2.0交易"熄火后,美股基本回到2024年11月6日即特朗普胜选日的起点。新的交易判断框架在2月底初步确立,3月围绕各类经济、就业和利率数据不断调整。
这个判断框架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经济滞涨"甚至"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与美联储货币政策优先保就业还是优先降通胀的选择之间的博弈。
3月7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2月就业数据:非农就业增加15.1万,低于预期的17万,显示就业增长放缓但仍相对稳健。失业率从1月的4.0%升至4.1%,表明劳动力市场略有松动。平均时薪月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4.0%,高于通胀率,显示实际工资有所改善,但可能对通胀构成压力。
这一"尚可"的就业数据部分缓解了经济已开始衰退的担忧,美股先跌后涨。但隐忧依然存在,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失业率也在回升。
3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CPI数据:2月总体CPI月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2.8%,较1月3.0%略有下降。核心CPI月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3.1%,显示通胀有所缓和,但核心通胀仍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
美联储更关注的PCE数据28日发布显示:2月总体PCE月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2.5%;核心PCE月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2.8%,反映通胀下行路径受阻,核心指标粘性较强。
PCE数据表明,2月总体PCE同比增长2.5%,高于1月的2.5%;核心PCE同比增长2.79%,高于1月的2.66%。
虽然幅度很小,但无论CPI还是PCE均表明物价增长已开始反弹,这意味着美联储坚持的降通胀目标面临严峻挑战。
18-19日,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后,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4.25-4.50%不变,连续第二次暂停降息。声明指出经济活动稳步扩张,劳动力市场稳固,但通胀仍稍高,特别是在特朗普政策影响下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这是美联储首次明确表示关税政策可能影响经济下行,但经济衰退的风险"有所上升,但还不高"。
可能出于对动荡不安的美股市场的呵护,美联储主席表示,通胀可能因关税等政策推迟回归2%目标,并暗示如果就业市场恶化将采取降息措施。作为应对关税冲击的先手,美联储将美国国债减持上限从250亿美元/月放缓至50亿美元/月。
美联储相对"鸽派"的表态提振市场,推动三大股指大幅反弹。到月底,市场首次将2025年降息预期提升至3次。某大型投行也预计今年将进行三次降息。
28日,密歇根大学发布3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从2月的64.7降至57,低于初值57.9和经济学家预估中值。消费者预计未来5到10年的年通胀率为4.1%,为1993年2月以来最高,高于初值3.9%。对未来一年通胀率的预期为5%,创20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为主观数据,但充分体现了终端消费者信心下降。同日,某联邦储备银行模型显示,截至28日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增长率预测值为-2.8%。这一数值与消费者信心指数共振,三大股指以大幅下跌作为回应,恐慌指数单日大涨11.9%。
特朗普关税政策方面,本月也是多次反复。截至3月底,针对加、墨、中和针对钢、铝产品的加税已经实施。
4月2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涵盖乘用车和轻型卡车等车辆类型。对核心汽车零部件也将征收25%的关税,生效日期不迟于5月3日。
悬而未决的是将对主要贸易逆差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具体名单将在4月2日发布。4月2日目前被市场视为关税战最大关注日。
由于对关税不确定和"经济滞涨"甚至"经济衰退"的担忧,资金在3月继续撤出权益市场,导致纳指、标普500和道琼斯分别下跌8.21%、5.75%和4.20%,跌破或接近跌破250日均线,达成了中等程度的技术调整。
避险资金涌入美债,推动2年期美债收益率单月下跌1.15%。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0.45%,但叠加通胀预期,长期资金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已跌至负增长水平。
主流资金的另一避险标的黄金得到重点青睐,本月伦敦金正式突破3000美元大关,单月大涨8.51%,升至3123.97美元/盎司。
消费信心低迷,通胀预期升高,看淡美国经济增长,甚至忧虑不受控制、变化无常的关税战推动美国经济进入"滞涨"和"衰退"。特朗普关税不确定性是最大变量,这一变量正在推动美国经济和消费信心恶化,进而推动市场进行"滞涨"和"衰退"交易。随着美联储主席相对"鸽派"的发言,市场开始博弈美联储在6月进行降息干预,而随着美股下跌降息次数也在由两次上升为三次。通胀问题可能会被暂时搁置,但并未消失反而随着关税战会加剧。关税战的影响,要到落定之后才能看到。
加密资产:运行于下降通道,极端行情或跌至73000美元
交易员的忧虑与恐惧主宰了3月资本市场的动荡,比特币因2月末的大幅下跌,在3月保持了相对稳定,但反弹乏力,最终录得2.09%的月度下跌。
3月,比特币开于84297.74美元,收于82534.32美元,最高95128.88美元,最低76555.00美元,振幅22.03%,成交量较上月略有放大。
以时间来看,继2月底大幅杀跌之后,比特币在3月第二第三周展开技术反弹,但反弹力度较弱自低点最高幅度仅16%。此后一周随着美国关税政策混乱频出,通胀数据尤其是消费者信心数据的走低,比特币随美股震荡下行,最终录得月度下跌。
技术上来看,全月运行于2月以来的下降通道之内,本轮周期的第一上升趋势线之下。且自月初杀跌之后,交易热情骤减,成交量逐周下降。大部分时间运行于200日线之下,3月11日曾短暂触及365日线。
虽然全月中心化交易所比特币呈现流出状态,比特币ETF通道亦有少量资金流入,但在美股风声鹤唳背景下,作为高风险资产的比特币仍然难以吸引买力。
政策层面,本月利好颇多。
3月6日,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将联邦政府此前没收的约20万枚比特币纳入储备,并明确未来四年内不会出售这些资产。同时,命令还提出建立一个由比特币以外的数字资产组成的储备库,旨在通过多元化资产增强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是比特币首次被美国政府作为永久性国家资产管理,标志着其"数字黄金"地位的确立。行政命令虽非立法,但为后续政策奠定了基础。
3月7日,总统在签署行政命令后次日召开白宫加密峰会,邀请诸多产业人士及资本人士参加,共同商讨加密行业监管、储备政策及未来发展方向。此次峰会进一步释放了美国政府支持加密创新的信号。
3月29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发布指南,明确银行参与加密货币相关活动的合规流程。为传统金融机构融入加密市场提供了清晰路径,有助于银行介入加密资产服务。
同日,总统对某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予以赦免。
各州层面,3月6日德州提出建立州级比特币战略储备,已进入立法程序的"意向通知"阶段,通常这一步骤预示法案通过可能性较高。3月31日,加州议会正式提交《比特币权益法案》,旨在明确比特币在州内的合法权益和使用规范。
如上种种,均表明比特币及加密资产正在美国展开切实落地。这些政策、法规等需要时间真正产生效力,但无疑正在为美国后继打造"加密之都"扫除堵点。
不过,"滞涨""通胀"的忧虑预期主导了市场,规避风险和杀估值的交易员们选择忽视这些长期利好,而主导了比特币价格的短期下跌。
或许出于长期利好的支撑,相较已经回到11月6日点位的美股而言,比特币目前仍然处于较强态势。本月收盘价82378.98美元,仍然高于11月5日的70553美元。
考虑到流动性匮乏,如果关税超预期或有更恶劣的就业和经济数据发布,比特币不排除会回吐"特朗普交易"全部涨幅,跌至70000-73000美元。但这只会在关税或就业数据出现远超预期恶化情况下发生。如果4月2日美股能够在"解放日"关税利空充分释放后逐步企稳,此前的76000美元有可能成为本轮杀跌的低点。
资金:比特币现货ETF流出放缓,稳定币持续流入
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