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世界的多面性:创新者、信徒与投机者加密货币在外界眼中往往被视为互联网的一个充满诈骗和骗局的角落。然而,对于行业内部人士来说,加密货币代表了一片充满机遇的新领域,一个建立在自由开源软件基础上的数字世界,有望打破传统金融和科技巨头的垄断。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加密货币充满了骗局?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还有人对其保持好奇?本文将通过"加密行业同心圆"模型,解释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帮助新人更好地了解加密世界的不同角色。## 加密同心圆模型这个模型将加密行业简化为四个同心圆:- 最内圈:核心开发者- 次内圈:加密信徒 - 外圈:加密投机者- 最外圈:外部世界## 核心开发者:加密世界的缔造者处于最中心的核心开发者是这个行业的奠基人和思想家。他们深刻理解当前世界面临的问题,以及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如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关注的是这项技术为世界带来的哲学、技术和道德价值。比如比特币的匿名创始人中本聪,他创造了比特币区块链,然后主动淡出,因为他知道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不需要领导者。又如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他是密码学、哲学、数学和密码经济学方面的专家。Vitalik致力于构建促进全球福祉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系统。尽管身价不菲,但他仍过着简朴的生活,只靠一个背包就能生活。这些核心开发者的工作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回报。但他们坚持不懈地工作,只因为他们相信这项事业,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他们是加密世界中心的纯粹主义者,他们的领导和贡献创造了加密世界的吸引力。## 加密信徒:忠实的追随者与建设者紧随核心开发者的是加密信徒。他们坚信核心开发者描绘的未来愿景,并在他们搭建的基础上继续建设。这个圈子包括普通用户、应用开发者、DAO成员和相关企业。他们围绕核心协议开发互补的产品和服务。比如Rune Christensen看到了去中心化美元的需求,在DAO概念尚未兴起时就创立了MakerDAO。现在已有数十亿DAI被用作对抗政府货币管理不善的工具。又如Hayden Adams,他在以太坊基金会的资助下独立开发了Uniswap,一个免费开放的资产交换系统。还有Cami Russo,她亲身经历了阿根廷比索的恶性通胀,见证了加密货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她创办了加密媒体The Defiant,致力于传播行业资讯。Anthony Sassano则每天制作视频,向世界介绍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最新进展。这些加密信徒是行业的推广者。他们帮助传播核心开发者和应用构建者的工作成果,因为后者往往专注于技术开发而不擅长自我营销。加密信徒的存在,源于他们对这个行业未来的信念——相信加密货币正在建立一个更美好、更自由的世界。## 加密投机者:行业发展的阻碍在加密信徒和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群加密投机者。他们的存在使得外界难以听到来自行业真正先驱的声音。这些投机者善于自我推销,塑造宏大形象。他们采用两极分化的策略,这些策略在政治领域已被证明非常有效。他们深谙加密前沿蕴藏着巨大财富,而他们来此的唯一目的就是攫取这些财富。加密投机者是导致加密货币名声不佳的主要原因。他们比普通从业者更加高调、夸张。他们热衷于自我推销而非技术创新。他们通常不关心所构建技术的实际价值,只在乎能从中获利多少,哪怕这种获利方式是不可持续或不道德的。他们的一些共同特征包括:- 自负的性格,夸夸其谈,有时甚至带有欺凌性- 拥有一个狂热的小型追随者群体,形成某种个人崇拜- 推广从根本上不可持续的产品或系统一些典型案例包括:Alex Mashinsky创立了中心化借贷平台Celsius,打着DeFi的旗号却行传统银行之实,最终因不负责任的杠杆交易策略而崩溃。Daniele Sesta建立的Wonderland生态系统,拥有一大群狂热追随者,最终被揭露为一个庞氏骗局。Do Kwon创立的Terra项目,在短时间内造成了500亿美元的资本损失,被认为是加密史上最大的资本毁灭事件之一。## 如何应对投机者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必须与投机者共存。在坚持去中心化价值的同时,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就像互联网一样,加密货币是一种公共基础设施,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无需许可。这种开放性使得阻止投机者变得困难。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教育是对抗投机者的有效武器。作为一个行业,我们需要在投机者之前更好地接触大众。尽管与那些夸大其词的营销手段相比,解释加密技术的复杂性更具挑战,但这是必要的。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大多数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辨识能力,能够远离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和病毒。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加密领域的认知也会不断提升。
加密世界的三层面:创新者、信徒与投机者如何塑造行业
加密世界的多面性:创新者、信徒与投机者
加密货币在外界眼中往往被视为互联网的一个充满诈骗和骗局的角落。然而,对于行业内部人士来说,加密货币代表了一片充满机遇的新领域,一个建立在自由开源软件基础上的数字世界,有望打破传统金融和科技巨头的垄断。
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加密货币充满了骗局?如果真是如此,为什么还有人对其保持好奇?本文将通过"加密行业同心圆"模型,解释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帮助新人更好地了解加密世界的不同角色。
加密同心圆模型
这个模型将加密行业简化为四个同心圆:
核心开发者:加密世界的缔造者
处于最中心的核心开发者是这个行业的奠基人和思想家。他们深刻理解当前世界面临的问题,以及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如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他们关注的是这项技术为世界带来的哲学、技术和道德价值。
比如比特币的匿名创始人中本聪,他创造了比特币区块链,然后主动淡出,因为他知道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不需要领导者。
又如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他是密码学、哲学、数学和密码经济学方面的专家。Vitalik致力于构建促进全球福祉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系统。尽管身价不菲,但他仍过着简朴的生活,只靠一个背包就能生活。
这些核心开发者的工作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回报。但他们坚持不懈地工作,只因为他们相信这项事业,看到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他们是加密世界中心的纯粹主义者,他们的领导和贡献创造了加密世界的吸引力。
加密信徒:忠实的追随者与建设者
紧随核心开发者的是加密信徒。他们坚信核心开发者描绘的未来愿景,并在他们搭建的基础上继续建设。
这个圈子包括普通用户、应用开发者、DAO成员和相关企业。他们围绕核心协议开发互补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Rune Christensen看到了去中心化美元的需求,在DAO概念尚未兴起时就创立了MakerDAO。现在已有数十亿DAI被用作对抗政府货币管理不善的工具。
又如Hayden Adams,他在以太坊基金会的资助下独立开发了Uniswap,一个免费开放的资产交换系统。
还有Cami Russo,她亲身经历了阿根廷比索的恶性通胀,见证了加密货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她创办了加密媒体The Defiant,致力于传播行业资讯。
Anthony Sassano则每天制作视频,向世界介绍以太坊生态系统的最新进展。
这些加密信徒是行业的推广者。他们帮助传播核心开发者和应用构建者的工作成果,因为后者往往专注于技术开发而不擅长自我营销。加密信徒的存在,源于他们对这个行业未来的信念——相信加密货币正在建立一个更美好、更自由的世界。
加密投机者:行业发展的阻碍
在加密信徒和外部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群加密投机者。他们的存在使得外界难以听到来自行业真正先驱的声音。
这些投机者善于自我推销,塑造宏大形象。他们采用两极分化的策略,这些策略在政治领域已被证明非常有效。他们深谙加密前沿蕴藏着巨大财富,而他们来此的唯一目的就是攫取这些财富。
加密投机者是导致加密货币名声不佳的主要原因。他们比普通从业者更加高调、夸张。他们热衷于自我推销而非技术创新。他们通常不关心所构建技术的实际价值,只在乎能从中获利多少,哪怕这种获利方式是不可持续或不道德的。
他们的一些共同特征包括:
一些典型案例包括:
Alex Mashinsky创立了中心化借贷平台Celsius,打着DeFi的旗号却行传统银行之实,最终因不负责任的杠杆交易策略而崩溃。
Daniele Sesta建立的Wonderland生态系统,拥有一大群狂热追随者,最终被揭露为一个庞氏骗局。
Do Kwon创立的Terra项目,在短时间内造成了500亿美元的资本损失,被认为是加密史上最大的资本毁灭事件之一。
如何应对投机者的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必须与投机者共存。在坚持去中心化价值的同时,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就像互联网一样,加密货币是一种公共基础设施,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使用,无需许可。这种开放性使得阻止投机者变得困难。
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教育是对抗投机者的有效武器。作为一个行业,我们需要在投机者之前更好地接触大众。尽管与那些夸大其词的营销手段相比,解释加密技术的复杂性更具挑战,但这是必要的。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大多数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辨识能力,能够远离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和病毒。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加密领域的认知也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