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减半后生态新机遇:staking市场或达百亿美元

比特币减半后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其生态正在全面发展,Layer2、(Re)Staking等项目不断涌现。比特币(re)staking的存在正当性主要在于为PoS网络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对创业者和投资者而言,BTC减半后可能出现新的机会,特别是在解决网络拥堵、提供持有者收益等方面。BTC staking市场规模潜力巨大,预计可达百亿美元级别,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机会。

近期一场主题为"BTC减半后的新经济学剧本"的在线讨论中,多位业内专家就此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无论短期、中期还是长期,BTC生态都蕴含着诸多机遇。

以下是讨论的关键要点:

  • 本次比特币减半受多重因素影响,后市行情存在不确定性。减半主要影响供给端,导致矿工收入锐减,对使用旧矿机的矿工影响巨大,矿工将被迫加速更新矿机、优化电费成本,关停或转移至低电费地区。不过由于大型矿商和传统资本抗风险能力强,全网算力下降幅度有限。

  • 比特币挖矿收益将逐步降低,最终收敛于零。未来比特币真正回报将来自将其作为投资资产,投资于L2、DeFi、CeFi等生态项目,持币人将从中获得收益,这将成为比特币生态的重要发展趋势。

  • 矿工未来收益来自两部分:新发行比特币和交易手续费,后者取决于比特币生态活跃度。更多有趣的staking项目可激励生态发展,带来更多链上活动和交易,提高网络安全性,增加矿工交易费收入。

  • PoS缺乏外部经济激励,安全性受限于链上经济体规模,存在被控制风险。比特币staking和restaking协议引入外部大型比特币资产为PoS网络提供安全保障,解决了其内在固有缺陷,这是比特币(re)staking的正当性所在。

  • 有专家预测:比特币staking将是一个百亿美元级别的大市场,与PoW挖矿初期相当,可满足未来大量需要安全基础设施的高性能应用链的需求。

  • 比特币生态未来需重点关注的四大领域:架构创新、L2发展路径选择、高效资产流通和安全性保障。

  • 对于生态建设者和创业者而言,短期可着眼解决BTC网络中存在的拥堵问题,承接溢出的需求,中期可关注持有者收益需求,长期则瞄准潜在脚本语言升级后的生态发展前景。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紧密围绕比特币的应用场景兴起?是否会有更好工具助力比特币使用?以及是否有新颖编程模型来突破其非图灵完备性?

  • 作为比特币生态的创新项目,某协议的解决方案针对的是客观违规问题,与之对比,其他项目则应对主观性攻击。

讨论中,专家们还就比特币减半对生态各参与方的影响、staking对矿工收益和网络安全的影响、staking市场规模以及生态建设者如何抓住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比特币减半主要影响供给端,对矿工、个人投资者等都会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机构入场,市场越来越专业化、机构化,人们开始思考比特币的其他用途和可持续收益。

对于矿工而言,staking对比特币生态系统的发展是有益的。它可以让BTC持有者获得新项目的Token奖励,同时激励生态发展,带来更多链上活动和交易,从而提高比特币的网络安全性。

专家们认为,BTC staking至少是一个百亿美元级别的市场,与PoW挖矿初期相当。随着模块化的发展,未来将涌现大量需要安全基础设施的高性能应用链,比特币staking协议可满足其需求。

对于生态建设者和创业者来说,抓住BTC叙事浪潮的机遇主要有三个阶段:短期面对网络拥堵提供解决方案,中期为BTC持有者带来稳健、低风险的收益回报,长期则关注网络升级后的生态应用。

总的来说,比特币生态面临架构创新、L2发展路径选择、高效资产流通及安全性等重点挑战。随着新技术和新项目的不断涌现,比特币生态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值得业内人士持续关注。

BTC-0.57%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链上酱油师vip
· 07-11 02:42
听起来很美 看跌
回复0
熊市抄底人vip
· 07-09 15:14
面很大啊
回复0
RadioShackKnightvip
· 07-08 07:10
就等百亿这一刻了
回复0
LiquidityHuntervip
· 07-08 07:07
百亿美元的缺口...流动性深度不够的迹象太明显了
回复0
暴富型韭菜vip
· 07-08 07:05
又一波韭菜收割马上开始了 埋伏了三个月就等这一刻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