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自己和身边朋友“为什么赚钱?为什么不赚钱?”,有种前所未有的念头通达的感觉。



拿我自己举例,20年开始做,本质上我是赚了短视频红利+运营力(做矩阵而非单一ip大号)的钱;

24年正儿八经大资金玩加密,本质上是赚了meme的结构性红利的钱(山寨资金转移到meme的机会);

未来10年,如果我想啥事也不干,每年躺赚上千万甚至数千万。重金买入btc,然后一直拿住就好了—这本质上是赚:

认知(对btc数字黄金、价值存储的趋势以及机构化的结构性红利的认知)+资金体量(至少得买千万级别)+耐心(长期主义)/时间的钱。

而如果我想开启自己的深度访谈影响力之路,本质上是赚:结构性红利(长视频的供给不够)+内容能力+资源(嘉宾质量)的钱。

在投资btc上,资本是核心竞争力,在做深度访谈上,核心竞争力变成了内容力和资源力。

不管做任何事情,哪个赛道,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不赚钱,就太正常不过了。

我用这套框架和模式,快速扫描我朋友的情况,就会发现:

朋友a,做艺术品书画直播,本质上是赚资源的钱,因为他合作的IP是个稀缺资源,以及赚艺术品这个赛道的结构性红利的钱;不是赚能力的钱,所以这家伙可以相对轻松舒服的赚到钱;

朋友b,开了个卤味档口店,他基本不需要怎么操心,每年稳定赚百万以上利润,核心是赚了运气(选址)的钱,外加一部分运营的钱;

而朋友c,超级勤奋,非常努力,辛苦干了快两年,钱没赚到,反而负债百万,还在苦苦在坚持中,原因在于,当红利退去,在存量时代,之前靠运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赚钱的空间被无限挤压—当大家都精细化运营的时候,你就没有了相对优势。最终就是,越努力,越内卷,越赚不到钱。像极了现在的制造业…

趋势红利的钱,我看到过几波,早些年公号的付费小说,短视频,btc…包括房地产时代!那时候赚钱是真的香啊。

到了近两年,趋势红利消退,如果找不到结构性红利,就容易陷入内卷的泥潭,当勤奋成为了标配,你完全没有优势,更何况,你的勤奋,在ai的冲击下,简直就是个笑话。

存量时代,认知变得更加重要,因为你必须具备找寻结构性机会的慧眼,必须知道钱、资源、机会的流向、流速、流量如何,然后再用自己匹配的能力去拿到结果,不然就等着夹缝中求生存,内卷中苦哈哈的结局吧!
IP-3.38%
MEME5.31%
BTC0.4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