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币生态新热点:Odin.fun代币发射平台引发关注近期,一个名为Odin.fun的项目在加密货币圈内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这是一个基于Runes协议的代币发射和交易平台,其运作模式类似于其他公链上的代币发射平台。该项目的出现为沉寂已久的比特币生态带来了一些新的活力。然而,3月7日有用户反映Odin.fun平台上74枚比特币不翼而飞,疑似遭到黑客攻击。对此,项目方很快做出回应,表示这是由于存款同步代码中的一个错误导致部分用户余额显示超过实际存款额,实际上用户资金是安全的,只是无法在链上查询到这74 BTC的存款交易记录。纵观加密货币行业发展历程,代币发射平台往往能为所在公链带来可观的流量。例如Viturals火爆时期,Base链上的资金净流入一度超过Solana。这也是此类平台能够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其他公链上的代币发射平台,Odin.fun这样的比特币生态项目并不直接构建在比特币主链上,而是选择搭建在比特币的二层网络之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交易体验并降低手续费。然而,这种架构也带来了一个显著问题:这些项目难以共享比特币主链的安全性。此次Odin.fun的"乌龙事件"正是这一问题的具体体现。更值得探讨的是,像Odin.fun这样的二层代币发射平台,是否真的能为比特币生态的复兴提供足够的动力,吸引大量资金和流量?## Odin.fun的产品设计Odin.fun于2025年2月问世,由比特币序数市场Bioniq的创始人创立,本质上是一个基于Runes协议的代币发射和交易平台。据官方数据,在运营的第一个月内,Odin.fun平台交易量超过1000BTC,平台地址数突破3.7万,其中最热门的符文代币ODINDOG•ID•YTTL•ODIN市值一度突破3500万美元。Runes协议并非全新概念,它诞生于2024年比特币减半之后。在Ordinals铭文协议和BRC-20代币协议相继推出后,为解决BRC-20存在的转账效率低下和UTXO膨胀等问题,开发者Casey提出了Runes协议。这些协议的出现,使得比特币除了作为价值储存手段外,在资产发行方面也有了更多可能性。正是得益于这些创新,比特币生态及相关基础设施在2023年和2024年经历了一波爆发式发展。对于加密行业而言,资产发行方式的创新一直在持续。Odin.fun正是Runes协议在资产发行和交易方面的一次革新尝试。对于代币发射类平台来说,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投机"体验。在具体使用体验上,Odin.fun实现了Runes资产的秒级发行和一键交易。据官方介绍,这得益于其采用的二层方案Valhalla,能够在2秒内完成交易的最终确认。除了高速交易,用户还能享受到账户抽象(无需社交登录)、免Gas费交易、无需重复签名确认等便捷功能。这些优化体验主要归功于Odin.fun成功隐藏了底层链的复杂性。作为比特币主链之下的二层产品,用户需要使用比特币钱包创建账户,并将钱包中的比特币充值到平台账户。这一充值过程实际上是将比特币跨链到项目的二层网络上。虽然二层方案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但官方并未公开详细的技术实现方式。而本次"乌龙事件"也暴露出其技术上可能存在的漏洞或不成熟之处。根据项目方的说法,用户存入的资金会被存入一个去中心化的12/34阈值签名设置,以确保BTC的安全。这些资金随后会被发送到ODIN•FUN智能合约。平台内所有用户的BTC都与实际存入的BTC保持1:1的比例。此次74枚比特币的"消失"正是由于存款同步错误导致未能正确显示。对于用户存入比特币的安全保障,官方表示是通过多签方式实现。然而,多签并非绝对安全,用户实际上仍需将资产交由Odin平台管理,本质上仍然是中心化交易所的逻辑。有分析认为,Odin.Fun上用户持有的BTC实际上是存在于ICP公链上的ckBTC。其安全性最终依赖于ICP公链,而ICP与比特币主网之间无需跨链桥,ICP的链融合加密技术允许其智能合约直接与其他网络交互,因此安全性要高于一般通过跨链桥生成的wrapped BTC。作为代币发行和交易平台,Odin.fun的代币交易规则如下:代币发射过程被称为Ascend,即代币绑定(bonding)过程。新创建的代币最初会沿着一条绑定曲线进行交易,80%的代币供应量以0.211 BTC的价格售出。平台使用sats(聪)作为代币价格单位,一个代币的起始价格为0.11 sats(市值3000美元),在4.76 sats(市值10万美元)时完成Ascend。完成Ascend后,项目进入AMM阶段。剩余20%代币供应量和0.2BTC会被存入AMM池中支持后续交易。此时代币交易将遵循AMM曲线k = X * Y,不再是之前的绑定曲线y = e^x。除了发射和交易代币,用户还可以参与LP(流动性提供)。平台还采用了推荐返利的营销模式,25%的平台费用归推荐用户所有。## Odin.fun能否引领比特币生态复兴?目前,比特币生态发展形势并不乐观,缺乏能够引爆全民参与热情的项目。因此,资金和流量的流入难以激发市场对比特币生态的新一轮热情。虽然此前的Pump.fun和Viturals因Meme炒作的火热带动了Solana和Base的热度,促进了这些公链的生态发展,但Odin.fun似乎并未掀起同样规模的链上生态热潮。目前其龙头代币总市值最高时也仅达到3500万美元。实际上,类似的MemePump模式此前已多次出现在比特币生态中,如比特币二层Fractal上的Satspump.fun、闪电网络上的Lnpump.fun、Stacks上的Stx.city等。然而,这些二层或侧链网络上的Meme Pump项目都未能取得如Pump.fun般的影响力。作为后来者,很难超越成功的先行者。更重要的是,这些二层或侧链上的Meme Pump平台缺乏比特币主链的正统性。Odin.fun能够引起一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结合了Runes这一与比特币主网关联较密切的新资产发行方式。加之当前市场行情相对低迷,可供炒作的热点较少。然而,Odin.fun的影响力似乎也仅限于此。对比特币生态而言,它并非如铭文般具有独特创新性和强大炒作热点的项目,只是叠加了符文和Meme pump这两个已经不再新鲜的叙事。因此,该项目本身能够引发的热度有限,难以担负起推动比特币生态复兴的重任。尽管如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仍可考虑小资金参与。选择潜力股时,可以关注社区活跃度和项目方实力。不过本质上这更接近于一种投机行为,与Meme代币的玩法相似。
Odin.fun引发争议 比特币生态代币发射平台安全性受质疑
比特币生态新热点:Odin.fun代币发射平台引发关注
近期,一个名为Odin.fun的项目在加密货币圈内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这是一个基于Runes协议的代币发射和交易平台,其运作模式类似于其他公链上的代币发射平台。该项目的出现为沉寂已久的比特币生态带来了一些新的活力。
然而,3月7日有用户反映Odin.fun平台上74枚比特币不翼而飞,疑似遭到黑客攻击。对此,项目方很快做出回应,表示这是由于存款同步代码中的一个错误导致部分用户余额显示超过实际存款额,实际上用户资金是安全的,只是无法在链上查询到这74 BTC的存款交易记录。
纵观加密货币行业发展历程,代币发射平台往往能为所在公链带来可观的流量。例如Viturals火爆时期,Base链上的资金净流入一度超过Solana。这也是此类平台能够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同于其他公链上的代币发射平台,Odin.fun这样的比特币生态项目并不直接构建在比特币主链上,而是选择搭建在比特币的二层网络之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用户交易体验并降低手续费。然而,这种架构也带来了一个显著问题:这些项目难以共享比特币主链的安全性。此次Odin.fun的"乌龙事件"正是这一问题的具体体现。
更值得探讨的是,像Odin.fun这样的二层代币发射平台,是否真的能为比特币生态的复兴提供足够的动力,吸引大量资金和流量?
Odin.fun的产品设计
Odin.fun于2025年2月问世,由比特币序数市场Bioniq的创始人创立,本质上是一个基于Runes协议的代币发射和交易平台。据官方数据,在运营的第一个月内,Odin.fun平台交易量超过1000BTC,平台地址数突破3.7万,其中最热门的符文代币ODINDOG•ID•YTTL•ODIN市值一度突破3500万美元。
Runes协议并非全新概念,它诞生于2024年比特币减半之后。在Ordinals铭文协议和BRC-20代币协议相继推出后,为解决BRC-20存在的转账效率低下和UTXO膨胀等问题,开发者Casey提出了Runes协议。这些协议的出现,使得比特币除了作为价值储存手段外,在资产发行方面也有了更多可能性。正是得益于这些创新,比特币生态及相关基础设施在2023年和2024年经历了一波爆发式发展。
对于加密行业而言,资产发行方式的创新一直在持续。Odin.fun正是Runes协议在资产发行和交易方面的一次革新尝试。对于代币发射类平台来说,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投机"体验。
在具体使用体验上,Odin.fun实现了Runes资产的秒级发行和一键交易。据官方介绍,这得益于其采用的二层方案Valhalla,能够在2秒内完成交易的最终确认。
除了高速交易,用户还能享受到账户抽象(无需社交登录)、免Gas费交易、无需重复签名确认等便捷功能。这些优化体验主要归功于Odin.fun成功隐藏了底层链的复杂性。
作为比特币主链之下的二层产品,用户需要使用比特币钱包创建账户,并将钱包中的比特币充值到平台账户。这一充值过程实际上是将比特币跨链到项目的二层网络上。
虽然二层方案为用户带来了便利,但官方并未公开详细的技术实现方式。而本次"乌龙事件"也暴露出其技术上可能存在的漏洞或不成熟之处。
根据项目方的说法,用户存入的资金会被存入一个去中心化的12/34阈值签名设置,以确保BTC的安全。这些资金随后会被发送到ODIN•FUN智能合约。平台内所有用户的BTC都与实际存入的BTC保持1:1的比例。此次74枚比特币的"消失"正是由于存款同步错误导致未能正确显示。
对于用户存入比特币的安全保障,官方表示是通过多签方式实现。然而,多签并非绝对安全,用户实际上仍需将资产交由Odin平台管理,本质上仍然是中心化交易所的逻辑。
有分析认为,Odin.Fun上用户持有的BTC实际上是存在于ICP公链上的ckBTC。其安全性最终依赖于ICP公链,而ICP与比特币主网之间无需跨链桥,ICP的链融合加密技术允许其智能合约直接与其他网络交互,因此安全性要高于一般通过跨链桥生成的wrapped BTC。
作为代币发行和交易平台,Odin.fun的代币交易规则如下:代币发射过程被称为Ascend,即代币绑定(bonding)过程。新创建的代币最初会沿着一条绑定曲线进行交易,80%的代币供应量以0.211 BTC的价格售出。平台使用sats(聪)作为代币价格单位,一个代币的起始价格为0.11 sats(市值3000美元),在4.76 sats(市值10万美元)时完成Ascend。
完成Ascend后,项目进入AMM阶段。剩余20%代币供应量和0.2BTC会被存入AMM池中支持后续交易。此时代币交易将遵循AMM曲线k = X * Y,不再是之前的绑定曲线y = e^x。
除了发射和交易代币,用户还可以参与LP(流动性提供)。平台还采用了推荐返利的营销模式,25%的平台费用归推荐用户所有。
Odin.fun能否引领比特币生态复兴?
目前,比特币生态发展形势并不乐观,缺乏能够引爆全民参与热情的项目。因此,资金和流量的流入难以激发市场对比特币生态的新一轮热情。
虽然此前的Pump.fun和Viturals因Meme炒作的火热带动了Solana和Base的热度,促进了这些公链的生态发展,但Odin.fun似乎并未掀起同样规模的链上生态热潮。目前其龙头代币总市值最高时也仅达到3500万美元。
实际上,类似的MemePump模式此前已多次出现在比特币生态中,如比特币二层Fractal上的Satspump.fun、闪电网络上的Lnpump.fun、Stacks上的Stx.city等。然而,这些二层或侧链网络上的Meme Pump项目都未能取得如Pump.fun般的影响力。
作为后来者,很难超越成功的先行者。更重要的是,这些二层或侧链上的Meme Pump平台缺乏比特币主链的正统性。Odin.fun能够引起一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结合了Runes这一与比特币主网关联较密切的新资产发行方式。加之当前市场行情相对低迷,可供炒作的热点较少。
然而,Odin.fun的影响力似乎也仅限于此。对比特币生态而言,它并非如铭文般具有独特创新性和强大炒作热点的项目,只是叠加了符文和Meme pump这两个已经不再新鲜的叙事。因此,该项目本身能够引发的热度有限,难以担负起推动比特币生态复兴的重任。
尽管如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仍可考虑小资金参与。选择潜力股时,可以关注社区活跃度和项目方实力。不过本质上这更接近于一种投机行为,与Meme代币的玩法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