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2023,谁在从AI中赚钱?
来源:钱皓频道
AI正在将世界分成两半。
以ChatGPT等人工智能应用的面世,突破性地改变了诸多行业与劳动方式。曾经被认为难以替代的创造性脑力劳动,正在迎来分解和重构,“灵感”揭去了神秘的面纱。在游戏和音乐、设计等领域,AI已经开始占据一席之地,据媒体报道,正在大量部署AI的公司中,有的预计一年可节省20万成本。
AI也为一二级市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效应。从算力和芯片的供应商,到大模型的开发商,乃至应用层的相关概念股,都经历了营收暴涨或估值飞跃。高盛科技投资组合经理布鲁克·戴表示:“我投资科技行业已经30多年了,人工智能是我见过的最令人兴奋的发展之一。
这样的两面性,正是AI作为产业风口的特色:他既可能疯狂烧钱,又提高效率;既让传统产业面临挑战,又在缔造新财富神话;既能抛下人不打招呼,又可将企业送上风口。
对我们来讲,该如何抓住AI风口呢?在考虑对策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AI会突然爆发?
AI极简史
AI就像高速公路旁的里程石,“当你在地平线上看到它时,它很快就到你眼前了。”
从总体而言,AI产业的发展特质是“缓慢积累,突然爆发”。与新能源、互联网等需要漫长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产品普及不同,AI因为有芯片和云服务等基础设施部署方便、边际成本低等优势,所以其发展核心是技术进步,只要技术参数达到阈值之后,那么其应用规模就会快速扩张。
**而且,ChatGPT远非人工智能的全部内容。**在国外,Meta(Facebook)和谷歌紧紧跟随微软步伐;在国内,从百度“文心一言”,到阿里的“通义千问”,从腾讯“混元”,再到华为“盘古”。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超过20家企业入局大模型赛道,其中既有对标GPT的通用大模型,也有聚焦垂直行业,在开源大模型基础之上训练的垂类大模型。
而除了涉及算法研究和模型构建的“技术层”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链还有基础层和应用层两个部分。基础层顾名思义,就是主要提供硬件设备和软件服务的基础设施,其中主要涉及AI芯片、云计算等领域;而应用层主要涵盖了包括金融、汽车、医疗等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的应用场景,参与者是专注各种具体场景的公司。
由此可见,AI已经跨过专注通用大模型发展的初期阶段,走向基础层追求低成本高算力、技术层从通用迈向垂类、应用层在不同产业实现落地价值的新阶段,产生更为巨大的产业机会。
然而,正因为机会太过巨大,幽静的水深下,潜藏着无法捉摸的机遇。
我们投资AI,是在投资什么?
与众多风口一样,AI投资的背后,有困难更有障碍。
如前文所述,AI的核心驱动力并非普及,而是技术。因此,一旦技术水平进步不如预期,或者无法支撑起实际的应用场景,AI产业的发展,就会变成一副“看上去很美”的幻景。
广发证券认为,国内资本市场很难影响和决定未来AI产业投资的走势,其主要受两个外界因素影响,一方面国内大模型平台的产业化实践突破,另一方面是是海外生成式AI商业化的技术变现,尤其是行业应用的商业化规模落地如果不能达到预期,那么整个AI产业的投资逻辑都会被动摇。
而这两点的本质,都是AI内容的精度和成本,必须在具体场景达到能够商业化的水平。
另一方面,因为AI发展不动则已、动则爆发的特性,所以对投资人的前瞻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显然,如何从无数的AI投资建议中去伪存真,不同的投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无法形成投资共识,意味着在资本市场AI领域将会“节奏不断”。
华安证券就指出,市场拔估值行情希望率先反映可能涌现的“超预期”,但不同投资者对业绩兑现的时滞容忍度不同,因此步调不一致之下,行业今年经历较大涨幅后可能存在调整。
投资机构现阶段的共识是,AI将是今年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在内的投资主线,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是AI首要改变的对象。 当然,在这样的趋势认知之下,不同的资本市场,投资的侧重方向并不相同。
在一级市场,因为2021年的投资高峰刚刚过去不久,所以投资机构的态度相对谨慎,有投资人表示,“此前AI赛道到了一个很高的估值,但商业模式并不明朗,所以在一段时间内遇冷。”
因此,即使如今随着大模型的爆火,赛道热度升温,但是机构仍然倾向于寻求“确定性”,像算力芯片、具有自主可控的底层大模型、以及垂直行业的大模型公司等“基础设施”和“场景应用”都是机构重点关注的方向。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国内AI投资事件共254起,投融资金额达1006亿元。其中,计算机视觉与图像、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细分领域热度较高。
在二级市场,国内资本市场同样有大量涉及AI领域的企业。如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从沪深市场选取的50家指数样本公司,这些公司覆盖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包含家用电器、汽车等涉及人工智能外延应用场景的行业。而其中大部分公司集中在计算机和电子两大行业,合计权重占比已达90%。由此可见,大多数二级市场投资者,仍然将计算机与电子行业视为AI发展的动力。
大部分的AI相关企业来自计算机和电子领域,但不是来自电子和计算机领域的企业就与AI相关,而如何押宝具有潜力的企业,显然是二级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
最为稳定的投资策略,是不去押宝。
AI的未来里,有多少黄金屋?
百度前CEO陆奇认为,2022年到2023年,新范式已经迎来新拐点,“模型”知识无处不在,以OpenAI为代表的的技术创新,使得行动、模型、信息三位一体,向着通用智能转化。“这一次大模型拐点会让所有服务经济中的人、蓝领都受影响,因为他们是模型,除非有独到见解,否则你今天所从事的服务大模型都有。”
在二级市场,与单独押注某赛道某公司相比,板块指数型基金,可能更容易获取细分赛道的增长红利。
作为一个已经为产业和社会带来切实效率提升,目前仍然在快速普及和分化的技术,AI已经成为一股挡不住的宏观潮流,其悬念来自于具体的发展路径。机敏的投资者善于紧跟趋势的动态,但对于某个公司具体产品服务的落地把握往往并不擅长。因此,比起购买单独公司的股份,“投资趋势”是更好的选择,既能享受产业成长的机遇,也避免板块内的择股压力。
而Wind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从2012年6月29日至2023年2月3日的十余年时间里,其年化收益率超过了10%,年化波动率为32%,夏普比率达0.46。目前,市场上也有3只ETF产品跟踪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