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挖礦在美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特朗普曾表示要將美國打造成全球比特幣挖礦中心。然而,最近全面提高的關稅政策卻讓這一願景陷入了困境。在加密貨幣大會上,特朗普向熱情的比特幣支持者們闡述了他的計劃。他說道:"我要讓比特幣在美國被開採、鑄造和生產。你們會對此非常滿意。"自重新執政以來,特朗普基本兌現了他的承諾:建立國家比特幣儲備,更換了之前對加密公司嚴厲打擊的監管機構負責人,並任命了一位專門負責制定行業規則的官員。然而在比特幣挖礦這一關鍵領域,他的做法卻顯得矛盾。一方面扶持本土礦企,另一方面又通過關稅政策增加了行業成本。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多個國家實施新的關稅政策,其中包括對中國貨物徵收55%的關稅,以及對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徵收24%至36%的關稅。這一政策讓依賴中國供應商的美國礦企面臨硬件成本飆升的挑戰。然而,這些關稅也帶來了機遇:它們可能扶持美國本土的小型礦機制造商,因爲美國制造的礦機不受新進口關稅影響。美國硬件制造商能否抓住這一機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礦企能否承受關稅帶來的經濟衝擊。面對成本上升的壓力,許多美國礦企已經開始調整業務方向,轉向人工智能和其他數據中心業務,以尋求更穩定的利潤來源。這一趨勢使得"比特幣超級大國"的願景面臨夭折的風險。投資公司CoinShares的比特幣研究主管Chris Bendiksen表示:"如果情況繼續這樣發展,挖礦業務將持續被擠出美國。我們可能已經見證了美國挖礦業的巔峯。"白宮發言人駁斥了關稅可能破壞特朗普比特幣挖礦雄心的說法。他表示:"我們既可以通過關稅政策推動硬件制造本土化,也可以利用能源政策降低比特幣礦企的運營成本。"比特幣挖礦本質上是一場硬件軍備競賽。礦企必須不斷升級設備,以確保自己的算力足以擊敗競爭對手,從而贏得處理交易區塊並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權利。在這一領域,兩家中國制造商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劍橋大學下屬機構估計,這兩家公司合計控制了97%的礦機市場份額。新關稅政策迫使許多依賴中國礦機的美國礦企重新審視它們的供應鏈策略,並尋找替代方案。分析師認爲總部位於Santa Clara的礦機制造商Auradine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該公司成立三年來,一直難以撼動中國制造商的市場地位。然而,自特朗普宣布新關稅後,Auradine的客戶諮詢量激增。Auradine聯合創始人兼CEO表示:"我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場興趣。礦工們希望確保自己在任何政策環境下都能對沖關稅風險。"爲了抓住這一機遇,Auradine近期推出了新一代比特幣礦機產品線,並在C輪融資中籌集了1.53億美元。然而,Auradine能否真正從關稅政策中獲益,仍取決於美國礦企能否承受關稅對其現有訂單的衝擊。目前的時機對礦企來說可謂雪上加霜。盡管比特幣價格漲帶來了一定的利潤空間,但行業競爭加劇、交易費用下滑、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少等因素,已經大幅壓縮了礦企的利潤率。與此同時,礦企還面臨來自AI公司的激烈競爭,後者憑藉充足的資金實力,正在搶奪美國有限的能源資源。美國能源部的最新預測顯示,到2028年,AI行業的電力消耗可能達到全美家庭用電量的22%。許多在美國運營的比特幣挖礦公司已紛紛尋求多元化發展,退出挖礦市場,改造其設施以適應人工智能訓練和高性能計算。只有少數大型公司仍然專注於比特幣挖礦。Bendiksen形容道:"礦工一直是精明的電力買家,他們就像電網上的禿鷲。但現在,AI公司願意支付更高的電價,礦企的生存空間正被進一步擠壓。"一位礦企CEO認爲,單靠關稅上調並不足以迫使比特幣礦工離開美國。與能源成本相比,硬件進口關稅對礦企整體運營成本的影響相對較小。然而,在已經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下,關稅政策的疊加效應無疑加劇了行業的困境。華威大學經濟學教授Thiemo Fetzer分析道:"通常情況下,這種衝擊會導致行業開始整合。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小型礦工被淘汰,因爲設備成本上升和供應鏈不確定性增加使它們的生存更加艱難。"面對美國市場的挑戰,許多礦企開始將業務拓展至海外,以規避關稅風險。與此同時,中國的礦機制造商也在加速布局美國本土生產,以繞過關稅壁壘。目前,比特幣礦企普遍處於觀望狀態。在特朗普新關稅的90天暫停期於7月結束之前,其最終影響仍不明朗,許多公司因此推遲了硬件採購決策。從表面上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與他推動美國比特幣挖礦行業發展的雄心背道而馳。要同時實現兩個目標:即扶持美國礦機制造商,又確保礦企在美國的生存能力,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動用其他政策工具,例如推動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以降低礦企的電力成本。白宮聲稱,近期的一系列行政命令將有助於降低美國能源價格。然而,現實情況是許多礦企仍在縮減本土業務,轉向AI或其他領域。Bendiksen總結道:"特朗普關於'全美比特幣'的承諾,目前看來只是空話。這更像是在迎合民族主義情緒,而非真正的產業政策。"
關稅政策與AI挑戰:美國比特幣挖礦業面臨轉折點
比特幣挖礦在美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特朗普曾表示要將美國打造成全球比特幣挖礦中心。然而,最近全面提高的關稅政策卻讓這一願景陷入了困境。
在加密貨幣大會上,特朗普向熱情的比特幣支持者們闡述了他的計劃。他說道:"我要讓比特幣在美國被開採、鑄造和生產。你們會對此非常滿意。"
自重新執政以來,特朗普基本兌現了他的承諾:建立國家比特幣儲備,更換了之前對加密公司嚴厲打擊的監管機構負責人,並任命了一位專門負責制定行業規則的官員。然而在比特幣挖礦這一關鍵領域,他的做法卻顯得矛盾。一方面扶持本土礦企,另一方面又通過關稅政策增加了行業成本。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多個國家實施新的關稅政策,其中包括對中國貨物徵收55%的關稅,以及對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徵收24%至36%的關稅。這一政策讓依賴中國供應商的美國礦企面臨硬件成本飆升的挑戰。
然而,這些關稅也帶來了機遇:它們可能扶持美國本土的小型礦機制造商,因爲美國制造的礦機不受新進口關稅影響。
美國硬件制造商能否抓住這一機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礦企能否承受關稅帶來的經濟衝擊。
面對成本上升的壓力,許多美國礦企已經開始調整業務方向,轉向人工智能和其他數據中心業務,以尋求更穩定的利潤來源。這一趨勢使得"比特幣超級大國"的願景面臨夭折的風險。
投資公司CoinShares的比特幣研究主管Chris Bendiksen表示:"如果情況繼續這樣發展,挖礦業務將持續被擠出美國。我們可能已經見證了美國挖礦業的巔峯。"
白宮發言人駁斥了關稅可能破壞特朗普比特幣挖礦雄心的說法。他表示:"我們既可以通過關稅政策推動硬件制造本土化,也可以利用能源政策降低比特幣礦企的運營成本。"
比特幣挖礦本質上是一場硬件軍備競賽。礦企必須不斷升級設備,以確保自己的算力足以擊敗競爭對手,從而贏得處理交易區塊並獲得比特幣獎勵的權利。
在這一領域,兩家中國制造商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劍橋大學下屬機構估計,這兩家公司合計控制了97%的礦機市場份額。
新關稅政策迫使許多依賴中國礦機的美國礦企重新審視它們的供應鏈策略,並尋找替代方案。
分析師認爲總部位於Santa Clara的礦機制造商Auradine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該公司成立三年來,一直難以撼動中國制造商的市場地位。然而,自特朗普宣布新關稅後,Auradine的客戶諮詢量激增。
Auradine聯合創始人兼CEO表示:"我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場興趣。礦工們希望確保自己在任何政策環境下都能對沖關稅風險。"
爲了抓住這一機遇,Auradine近期推出了新一代比特幣礦機產品線,並在C輪融資中籌集了1.53億美元。
然而,Auradine能否真正從關稅政策中獲益,仍取決於美國礦企能否承受關稅對其現有訂單的衝擊。
目前的時機對礦企來說可謂雪上加霜。盡管比特幣價格漲帶來了一定的利潤空間,但行業競爭加劇、交易費用下滑、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少等因素,已經大幅壓縮了礦企的利潤率。
與此同時,礦企還面臨來自AI公司的激烈競爭,後者憑藉充足的資金實力,正在搶奪美國有限的能源資源。美國能源部的最新預測顯示,到2028年,AI行業的電力消耗可能達到全美家庭用電量的22%。
許多在美國運營的比特幣挖礦公司已紛紛尋求多元化發展,退出挖礦市場,改造其設施以適應人工智能訓練和高性能計算。只有少數大型公司仍然專注於比特幣挖礦。
Bendiksen形容道:"礦工一直是精明的電力買家,他們就像電網上的禿鷲。但現在,AI公司願意支付更高的電價,礦企的生存空間正被進一步擠壓。"
一位礦企CEO認爲,單靠關稅上調並不足以迫使比特幣礦工離開美國。與能源成本相比,硬件進口關稅對礦企整體運營成本的影響相對較小。
然而,在已經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下,關稅政策的疊加效應無疑加劇了行業的困境。
華威大學經濟學教授Thiemo Fetzer分析道:"通常情況下,這種衝擊會導致行業開始整合。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小型礦工被淘汰,因爲設備成本上升和供應鏈不確定性增加使它們的生存更加艱難。"
面對美國市場的挑戰,許多礦企開始將業務拓展至海外,以規避關稅風險。
與此同時,中國的礦機制造商也在加速布局美國本土生產,以繞過關稅壁壘。
目前,比特幣礦企普遍處於觀望狀態。在特朗普新關稅的90天暫停期於7月結束之前,其最終影響仍不明朗,許多公司因此推遲了硬件採購決策。
從表面上看,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與他推動美國比特幣挖礦行業發展的雄心背道而馳。
要同時實現兩個目標:即扶持美國礦機制造商,又確保礦企在美國的生存能力,特朗普政府可能需要動用其他政策工具,例如推動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以降低礦企的電力成本。
白宮聲稱,近期的一系列行政命令將有助於降低美國能源價格。然而,現實情況是許多礦企仍在縮減本土業務,轉向AI或其他領域。
Bendiksen總結道:"特朗普關於'全美比特幣'的承諾,目前看來只是空話。這更像是在迎合民族主義情緒,而非真正的產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