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央行区块链新征程 Global Layer 1重塑金融基础设施
央行区块链的新征程:全球Layer 1的愿景与实践
在区块链行业中,一场由公共部门推动的重大变革正在悄然展开,这将深刻影响未来人类金融和货币体系的格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的《Global Layer 1:金融网络的基础层》白皮书,标志着新加坡将建立一条重要的"央行区块链"。同时,国际清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打造的"货币桥区块链mBridge"也进入了MVP阶段。
这些发展印证了国际清算银行(BIS)此前提出的"金融互联网(Finternet)"愿景,阐明了通证化和统一账本的未来蓝图。未来,绝大多数现实世界资产很可能在合规的许可链上进行通证化,不同监管辖区形成多链互操作格局。在这一格局中,链上的法定货币如CBDC和通证化银行存款将成为主要使用货币。
从MAS白皮书中可以观察到,行业发展正朝着这一方向迈进。未来可能呈现以下趋势:
RWA赛道将逐渐演变为掌权者和传统金融机构的游戏,纯Web3参与者机会有限。
跨境支付、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有望得到真正落地应用。
公共许可链将得到指数型爆发,明确的法律监管和追责制将消除投资者顾虑。
CBDC和通证化银行存款将成为首选,稳定币的角色仍需观察。
行业将更多关注"计算机"文化,推动技术发展并创造真正价值。
GL1倡议探索了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开发多功能共享账本基础设施的可能性。其目标是让受监管的金融机构能够跨司法辖区部署内在互操作的数字资产应用。这将释放分散流动性,使金融机构能更高效地合作,扩展服务并降低成本。
GL1的独特之处在于开发可用于多种场景的共享账本基础设施,支持涉及多种金融资产和应用的可组合交易,同时符合监管要求。这有望改善通证化货币和资产的交互,实现同步DvP、PvP甚至DvPvP结算。
GL1将遵循开放、合规、中立等原则,支持多种用例和资产类型。它将作为由金融机构运营的公共许可网络,在开放性和保护措施之间寻求平衡。未来GL1可能作为一个行业公用事业运营,为金融行业提供共享的数字基础设施。
这一倡议需要前所未有的跨司法辖区多边合作。随着GL1愿景的实现,它有望从根本上改变资产生命周期和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为金融行业带来变革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