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Cetus黑客事件復盤:安全漏洞暴露DeFi項目系統性短板
Cetus 協議最近發布了一份黑客攻擊安全復盤報告,引發了業內廣泛關注。該報告詳細披露了技術細節和應急響應過程,可謂教科書級別。然而,在解釋攻擊根源時,報告卻顯得避重就輕。
報告主要聚焦於integer-mate庫中checked_shlw函數的檢查錯誤,將其定性爲"語義誤解"。這種敘述雖然技術上正確,但似乎將責任轉嫁到外部,把Cetus描繪成這一技術缺陷的受害者。
然而,深入分析後發現,黑客攻擊的成功需同時滿足多個條件:錯誤的溢出檢查、大幅位移運算、向上取整規則以及缺乏經濟合理性驗證。令人驚訝的是,Cetus在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明顯疏漏。
例如,系統竟然接受了如2^200這樣的天文數字作爲用戶輸入,採用了極度危險的大幅位移運算,完全依賴外部庫的檢查機制。最致命的是,當系統計算出荒謬的交換比例時,竟然沒有任何經濟常識性檢查就直接執行了。
這一事件暴露出Cetus團隊在多個方面存在不足:
供應鏈安全意識薄弱:雖然使用了開源且廣泛應用的庫,但未充分了解其安全邊界,也未準備適當的備選方案。
缺乏金融風險管理人才:允許輸入不合理的天文數字,顯示出團隊缺乏具備金融直覺的風險管理能力。
過度依賴安全審計:將安全責任外包給審計公司,忽視了自身在安全方面的主體責任。
這個案例揭示了DeFi行業普遍存在的系統性安全短板:純技術背景的團隊往往缺乏基本的金融風險意識。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DeFi項目團隊應該:
隨着行業的發展,單純的代碼層面技術漏洞會逐漸減少,而邊界不清、職責模糊的業務邏輯"意識漏洞"將成爲最大挑戰。審計公司只能確保代碼無bug,但如何實現"邏輯有邊界"需要項目團隊對業務本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控能力。
未來,DeFi行業的成功將屬於那些既精通代碼技術,又深刻理解業務邏輯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