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x與Aave創始人熱議:穩定幣或成鏈上最大資產 合規監管開啓新機遇

對話Frax Finance和Aave創始人:穩定幣行業發展迅猛,未來或成鏈上最大資產類別

在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Frax Finance創始人Sam Kazemian和Aave創始人Stani Kulechov作爲穩定幣領域的領軍人物,近日分享了他們對行業發展的看法。兩位創始人討論了穩定幣市場的迅速增長、各自項目的創新歷程,以及對即將到來的監管變革的觀點。特別是在2022年加密市場波動後,穩定幣如何成爲行業焦點。

他們重點關注了GENIUS法案,這項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立法可能將穩定幣提升爲合法貨幣,從而徹底改變美元的全球格局。本文深入探討了Sam和Stani對穩定幣市場的洞察、他們對該法案的期待,以及穩定幣如何塑造未來金融生態的前景。

穩定幣熱潮與立法風口

當被問及目前穩定幣行業的發展勢頭時,Sam Kazemian表示難以掩飾自己的興奮之情。他指出,投資報告和ETF簡報普遍將"AI"和"穩定幣"列爲當今世界最熱門的兩個領域。作爲穩定幣協議的創始人,看到這個行業終於被全世界理解和接受,這種感覺令人振奮。

Sam回顧了Frax的發展歷程,從最初的實驗性"混合模型",到現在成爲政策制定者願意立法支持的"法定數字美元"路線,這種轉變是巨大的。

Stani Kulechov也表示理解Sam的感受。他強調穩定幣是一種直觀易懂的工具,特別是在全球金融動蕩、法幣貶值的地區,穩定幣所提供的金融穩定性比當地貨幣更具吸引力。

Stani指出,即使在西方國家,穩定幣的價值不僅在於"穩定"本身,更在於它將DeFi的收益性變成主流用戶能理解和使用的東西。這代表了金融科技從"紙幣→數字貨幣→鏈上資產"的自然演進,開啓了跨境價值傳遞的新範式。

穩定幣是否威脅美元?

關於穩定幣如何影響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地位,Sam Kazemian認爲這完全誤解了穩定幣的作用。他強調,穩定幣實際上是美元的"擴展體",是美元影響力的全球延伸。

Sam將穩定幣的發展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去中心化算法穩定幣"理想,如Terra那樣純粹靠市場機制維穩,最後以崩盤告終;第二階段是現在進入的現實主義階段,即如果錨定USD,那麼"最完美"的穩定幣設計就是獲得美國政府的認可,讓它直接承認這個代幣是"美元"。

Sam指出,GENIUS法案的革命性之處在於首次讓穩定幣具備"美元法定資格"。當美國財政部認定某個合規代幣等同於美元時,它就能被全球所有接受美元的銀行接受,不再只是鏈上的"數字資產",而是法律意義上的"美元"。

Stani Kulechov認爲,美元作爲交易結算工具簡單且有效,互聯網的普及反而擴大了全球美元貿易。他預計未來穩定幣也會發生類似的情況,因爲互聯網的覆蓋範圍會更廣。Stani指出,實現更去中心化的系統需要時間和廣泛的採用,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Stani預測,未來2-3年內,穩定幣將成爲鏈上最大的資產類別,而在5-7年內,證券代幣將超越穩定幣和加密原生資產的總和。他認爲,傳統資產上鏈爲RWA(真實世界資產)帶來好處,大多以美元計價,這加強了美元結算交易的概念,但不一定是未來金融系統的最終形態。

證券型代幣是鏈上資產的終極形態?

當被問及證券型代幣成爲鏈上最大資產類別的判斷時,Stani Kulechov解釋道,這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常說的RWA(Real World Assets)其實也涵蓋了證券型代幣。範圍可以從上市公司股票、私營股權、債務工具(如國債、公司債),到未來可能的結構化金融產品。

Stani指出,目前很多穩定幣儲備就由短期美債支撐,這種資產已經在鏈上發揮作用。但隨着鏈上利率工具的成熟,我們將看到更高收益、更復雜風險層級的傳統資產也被帶上鏈,而這正是金融系統的主幹。

他認爲,過去很多優質資產流動性差,不是因爲它們不具吸引力,而是進入門檻高、分發渠道有限。DeFi提供了全球可達的流動性網路,可以讓這些資產從"封閉"的金融結構中解放出來,直接在鏈上定價、交易。這將重塑整個資本市場結構。

GENIUS法案的核心影響:誰可以"印美元"?

談到GENIUS法案可能帶來的新機會,Sam Kazemian解釋道,美元在金融系統中有多種定義,聯準會通過M1、M2、M3等分類來區分不同類型的美元資產。M1貨幣指的是經濟中可立即使用的貨幣,包括銀行存款、按需存款以及可快速轉換爲現金的貨幣市場基金。而M2貨幣形式更具風險,例如以美元計價但不受FDIC保險的銀行債務,這些資產更像是以美元計價的投資,而非傳統意義上的貨幣。

Sam指出,自19世紀以來,M1類貨幣的發行權一直是美國聯邦特許銀行的專屬特權。他們可以創造"立即可用"的貨幣,如活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等。而現在,GENIUS法案將這種能力賦予了穩定幣發行方,一些不是特許銀行的實體可以靈活、創新地發行M1貨幣。

Sam強調,GENIUS法案和支付穩定幣具有歷史性意義,因爲它首次允許非特許銀行通過嚴格規定發行M1貨幣。這些規定要求穩定幣必須由高安全性的資產支持,如貨幣市場基金證券、國庫券、聯準會逆回購以及FDIC保險的存款證明。

Stani Kulechov則提醒,盡管對穩定幣等領域的監管審批看似合理,但關鍵在於這些法規可能帶來的限制,尤其是在創新方面。他強調,GENIUS法案需要設定清晰明確但包容的規則,不能因過度審慎而讓創新者退出。

多家主體都能發行美元,會不會相互競爭?

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穩定幣之間的競爭問題,Stani Kulechov認爲這並不是"競爭"。他將穩定幣視爲"支付通道"或"軌道",每個用戶根據場景選擇最合適的軌道,比如USDC、GHO、frxUSD等。他指出,在Aave生態系統中,很多用戶的穩定幣持倉週期超過6個月,這說明它們不只是流通媒介,也是長期儲值手段。

Sam Kazemian也表示贊同,認爲數字美元是一個正和遊戲。他指出,全球M1市場的規模是20萬億美元,而目前鏈上穩定幣的總市值只佔1%,這意味着整個行業的滲透率仍極低。Sam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合規穩定幣加入DeFi,使整個數字美元體系更加多元、穩健。

數字美元新格局:Frax與Aave

Sam Kazemian介紹了Frax最近的轉型,從L2轉向L1,甚至重構了原有治理代幣FXS。他表示,Frax的整體架構已經從"算法穩定幣協議"轉型爲"數字美元發行+結算網路"。原先的Frax Share(FXS)更名爲Frax,成爲gas、治理代幣;而frxUSD是全新的、法定合規的支付型穩定幣。

Sam將這種轉型稱爲"Libra藍圖的正確版本"。他解釋道,Libra早期試圖構建全球通用數字貨幣,但因政治阻力失敗。而現在,時機成熟、政策支持,Frax選擇以"合規發行美元"爲目標,在Fraxtal這條高性能EVM鏈上實現穩定幣的發行、跨鏈結算與價值轉移。

Stani Kulechov則介紹了Aave V4的"統一流動性架構"。他解釋道,V4引入了"流動性樞紐 + 風險分支"(Liquidity Hubs + Spokes)的設計。不同的資產類別可以被分配到不同的"分支市場",但仍通過"樞紐"集中管理流動性。這樣,用戶體驗更加簡單,資金利用效率更高,系統風險也被有效隔離。

Frax與Aave合作構想:讓"數字美元"直接參與DeFi收益

Sam Kazemian提出了一個合作構想,計劃在Frax金融科技App中上線FraxNet獎勵計劃,讓frxUSD持有人將資產直接存入Aave,通過真實借貸市場獲取收益。這將把"數字美元+鏈上收益"的組合變成現實,也讓Aave成爲首個對接合法美元的DeFi收益平台。

Stani Kulechov對這個想法表示贊同,認爲這展示了Aave V4的模塊化和可組合性。他表示期待Frax的資產加入治理提案流程,也願意提供相關的支持,讓這種"鏈上美元收益"變成現實場景。

對話Frax Finance和Aave創始人:雖有競爭但是正和遊戲,穩定幣將成爲鏈上最大的資產類別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9
  • 分享
留言
0/400
崩溃电话热线vip
· 21小時前
稳定币还能稳得住嘛
回復0
PanicSeller69vip
· 07-12 05:58
牛币归牛币 监管还得慎重啊
回復0
倒霉的矿工vip
· 07-11 06:28
啧 跟被割一样 谁给稳定币喂这么多药
回復0
无情的套利机器vip
· 07-09 10:55
又要上车了 嗨起来
回復0
GateUser-cff9c776vip
· 07-09 10:51
稳爆了都市圈才是最大赢家
回復0
钱包被套到退休vip
· 07-09 10:49
牛市就靠稳定币赚差价啦
回復0
熊市避险大师vip
· 07-09 10:48
法案来了,等于给稳定币开绿灯了啊
回復0
gas_guzzlervip
· 07-09 10:39
监管越来越严了 怕了怕了
回復0
盲盒恐惧症vip
· 07-09 10:27
这监管真能管住稳定币吗
回復0
查看更多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