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3000万纪念】晒出我的Gate时刻,解锁限量好礼!
Gate用户突破3000万!这不仅是数字,更是我们共同的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开通账号的激动,抢购成功的喜悦,或陪伴你的Gate周边吗?
📸 参与 #我的Gate时刻# ,在Gate广场晒出你的故事,一起见证下一个3000万!
✅ 参与方式:
1️⃣ 带话题 #我的Gate时刻# ,发布包含Gate元素的照片或视频
2️⃣ 搭配你的Gate故事、祝福或感言更佳
3️⃣ 分享至Twitter(X)可参与浏览量前10额外奖励
推特回链请填表单: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2
🎁 独家奖励:
🏆 创意大奖(3名):Gate × F1红牛联名赛车模型一辆
👕 共创纪念奖(10名): 国际米兰同款球员卫衣
🥇 参与奖(50名):Gate 品牌抱枕
📣 分享奖(10名):Twitter前10浏览量,送Gate × 国米小夜灯!
*海外用户红牛联名赛车折合为 $200 合约体验券,国米同款球衣折合为 $50 合约体验券,国米小夜灯折合为 $30 合约体验券,品牌抱枕折合为 $20 合约体验券发放
🧠 创意提示:不限元素内容风格,晒图带有如Gate logo、Gate色彩、周边产品、GT图案、活动纪念品、活动现场图等均可参与!
活动截止于7月25日 24:00 UTC+8
3
新加坡收紧DTSP监管 Web3行业面临重大调整
新加坡收紧数字资产监管,Web3行业或面临重大调整
2025年5月30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了关于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DTSP)新规的回应文件。这一举措可能对整个亚洲Web3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而许多人尚未意识到其重要性。
新规定将于2025年6月30日正式生效,MAS明确表示不设过渡期。这意味着一场大规模的"新加坡Web3撤离"可能已悄然开始。
MAS在这份措辞严厉的文件中毫不掩饰地表示:"我们将采取极其谨慎的态度。"这标志着曾被全球Web3从业者视为"亚洲加密友好天堂"的新加坡,正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告别过去——不是渐进式的政策调整,而是近乎"断崖式"的监管收紧。
对于仍在观望的项目方和机构而言,现在的问题可能不再是"是否离开",而是"何时离开"以及"去往何处"。
昔日荣光:监管套利的黄金时代
回顾2021年的新加坡,当中国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四处加强监管时,这个小岛国却张开怀抱欢迎Web3创业者。多家知名机构选择在此设立总部,不仅因为0%的资本利得税,更因为当时MAS展现出的"拥抱创新"姿态。
彼时的新加坡堪称Web3行业的"监管套利圣地"。在这里注册公司,即可合法向全球(除新加坡外)用户提供数字资产服务,同时享受新加坡金融中心的声誉加持。这种"立足新加坡,服务全球"的商业模式,一度吸引无数Web3从业者。
然而,新加坡的DTSP新规意味着该国彻底关闭了监管友好的大门。其态度可以简单概括为:将所有未获牌照的Web3行业参与者驱逐出新加坡。
DTSP定义及其影响
DTSP全称为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根据金融服务和市场法(FSM Act)第137条的定义以及文件3.10的内容,DTSP包括两类主体:
这个定义看似简单,实则影响深远。
MAS对"营业场所"的定义极为宽泛,包括"在新加坡由持证人用于开展业务的任何地点(包括可移动的摊位)"。这意味着,只要在新加坡没有持牌,在任何场所开展任何涉及数字资产的业务都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无论是针对新加坡本地还是境外客户。
关于居家办公的合法性问题,MAS的回应显示:
然而,MAS对"雇员"的定义仍然模糊,项目创始人是否算雇员,持有股份是否影响雇员身份,这些都由MAS自行裁定。
数字代币服务的广泛定义
MAS对数字代币服务的定义范围极广,几乎涵盖了所有相关的token类型和服务。值得注意的是,甚至连发布研究报告都可能被纳入监管范围。
根据FSM Act第一附表第(j)项,监管范围包括:
"任何与数字代币销售或要约相关的服务,包括:(1)直接或通过出版物、文章等任何形式(电子、印刷或其他形式)提供与数字代币相关的建议,或(2)通过发布或传播研究分析或研究报告(电子、印刷或其他形式)提供与数字代币相关的建议"
这可能意味着,如果作为KOL或机构在新加坡发布分析某个代币投资价值的报告,理论上可能需要DTSP许可,否则可能被判定为违法。
潜在受影响群体
高风险个人身份类型:
高风险机构类型:
结语
新加坡此次监管措施表明,该国正在严厉打击所有不合规的数字资产相关活动。无论是在豪华写字楼还是家中沙发,无论是大公司CEO还是自由职业者,只要涉及数字代币服务,都可能被纳入监管范围。
由于"营业场所"和"开展业务"的定义存在大量灰色地带,MAS很可能会采用"案例导向"的执法策略。
想临时抱佛脚拥抱合规?MAS明确表示将以"极其谨慎"的方式审批DTSP牌照,只有在"极其有限的情况下"才会批准申请。
在新加坡,监管套利时代正式结束,行业格局或将面临重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