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规剑指加密匿名 自托管钱包遭禁 引发行业争议

欧盟加密资产新规:一场引发争议的监管尝试

2024年1月中旬,欧盟作为全球首个制定全面加密货币监管框架的主要司法管辖区,再次提出在其反洗钱监管规则中针对加密货币转账和私人钱包实施更严格的限制。3月23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正式将这一构想落实为最新的反洗钱规定。

新规概述

这项新规被业内称为"开盒令",其核心目标是消除加密货币交易的匿名性,以规制洗钱、逃税和非法资金转移等行为。主要规定包括:

  1. 在欧盟管辖范围内,禁止使用身份不明的自托管加密钱包进行任何规模的支付。
  2. 加密货币公司需对1000欧元以上的交易进行尽职调查。

这一规定主要针对加密货币使用者和加密货币服务提供商(VASP)。

新规影响分析

新规的出台引发了正反两方面的反响。支持者认为,这将有助于打击犯罪活动,为未来的加密资产税收政策奠定基础。然而,批评者则指出,这种做法直接抹消了加密货币的核心特征之一——匿名性,可能会动摇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建立的金融生态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监管趋严不仅限于加密资产领域。新的反洗钱法还对现金支付、奢侈品交易和职业足球等领域实施了更严格的管控措施。

对加密资产行业的影响

作为全球主要司法管辖区,欧盟的这一举措可能会对整个加密资产行业产生重要的示范效应。预计其他国家在制定相关监管规则时也会参考这一立法。

从积极角度看,这种监管方式并非完全禁止加密货币,而是要求在受监管的环境下使用和投资。这可以被视为一种相对"柔性"的监管措施。

然而,这种监管也面临着挑战。许多加密社区成员和Web3参与者认为,此举可能会损害加密资产的核心价值主张,即无需中心化监管的"技术信任"特征。强制"开盒"可能会限制用户自由支配资产的权利,并使传统中心化监管权力渗透到加密资产领域。

其他加密资产的影响

目前,"开盒令"主要针对加密货币交易,尚未明确覆盖NFT、DeFi、GameFi等其他加密资产。这可能是因为这些资产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尚未成为主要的洗钱或逃税工具。同时,欧盟在监管方面保持审慎态度,不愿在这些新兴技术尚未成熟时过早实施严格管控。

结语

尽管"开盒令"在正式实施前还有三年的过渡期,但这一规定已经实质上禁止了在欧盟使用自托管钱包进行匿名加密货币支付。对此,业内反应不一。一些专家认为这可能会打击欧盟的自由商业环境,甚至可能侵犯基本公民权利。

然而,在当前加密货币相关犯罪频发的背景下,"开盒令"的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作为首个尝试全面监管加密资产的主要经济体,欧盟的这一举措无疑值得关注。未来,如何在推动创新与维护金融秩序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全球监管机构面临的共同挑战。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雏菊独角兽vip
· 20小时前
哎呀监管爸爸又给自托管钱包浇杀草剂啦~私钥园子该搬家咯
回复0
瓜田李下vip
· 07-10 06:29
我来监管我自己好了
回复0
PoolJumpervip
· 07-08 10:24
典型的监管大手子
回复0
gas_guzzlervip
· 07-08 10:21
继续管 迟早头铁碰壁
回复0
光速退群大师vip
· 07-08 10:10
又离大谱 润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