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触发算子:DeFi设计的核心机制与未来潜力
触发算子深度剖析:DeFi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触发算子是智能合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合约内部逻辑满足特定条件时,需要改变合约状态,但合约并不会自动实现这一过程。这源于中本聪架构下智能合约的本质:每个操作都是一次全局拍卖。许多试图将触发自动化的设计并未充分考虑这一博弈问题,如果强行进行排序,很可能引发攻击或套利等博弈冲突。
触发算子的本质是基于GAS消耗和信息携带成本与状态改变收益之间的交换,这种交换对规模而言是非线性的。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特征,我们不禁思考:是否可以在某个维度上形成自增强机制,从而沉淀价值?这需要我们对触发算子进行深入分析。
通常,触发算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是否含权:触发对象是否受限,如借贷双方中,还款触发只能由借款方执行,而清算触发可由任何人执行。
是否携带信息:触发时是否向合约传递信息,包括是否携带资产。不携带信息的触发主要涉及GAS费用,而携带信息可能包含额外成本,特别是携带资产时至少会有资金风险成本。
时间相关性:触发的有效性是否与时间相关。时间相关性越高,越会影响触发策略。
在DeFi设计中,触发算子常被定位为博弈的第三方行为,主要用于清算。这就带来了激励设计的问题。不同场景下会设计不同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在是否引入信息成本和时间效应方面。完全基于信息成本的触发可能导致最终受益人为矿工,而引入时间效应的触发则可以设计成荷兰式拍卖结构,使大部分价值归属于真实触发者。
除清算外,触发算子在自动对冲方面也有重要应用,这一领域的潜力尚未被充分挖掘。此外,创造或主动贡献信息的触发算子也是一类重要应用。随着时间推移,触发算子因其非线性和广泛性,可能成为链上第一个捕获价值的算子。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触发算子能否独立构成一个博弈(GAME)?由于不同场景难以在统一的激励系统下完成,这需要所有合约在同一标准下设计触发模型,确保输入输出价值的一致性。这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否应该将触发作为智能合约开发的出发点。
触发算子作为某个大型博弈中的一个环节,可能具备某种自增强特性,例如用于对冲或报价。在这些场景中,由于其他参与方贡献价值,使得算子激励不完全线性。
总的来说,触发算子的非线性结构可以与大型合约结合,构成一定的自增强非合作博弈,并具备显著的经济学价值。然而,它不能独立完成一个博弈的设计并沉淀价值。从这个角度看,一些现有产品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变成了内部彩票系统。未来,触发算子的设计和应用将继续是DeFi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