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Bittensor: 打造去中心化AI算法生态的Web3先锋
AI革命正席卷全球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引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数据驱动时代。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使AI应用无处不在。2022年ChatGPT的横空出世引爆了整个AI行业,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文字生成视频、自动化办公等AI工具的涌现。AI产业的市场价值也随之飙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850亿美元的规模。
然而,当前AI行业主要由少数科技巨头主导,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数据集中、计算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挑战。Web3的去中心化理念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望重塑AI发展格局。
在这一背景下,一批优质的Web3+AI项目应运而生。Fetch.ai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经济体,支持AI代理和智能合约的优化训练与应用。Numerai借助区块链和数据科学家社区来预测市场走势,通过奖励机制激励模型开发。Velas则致力于打造AI与区块链结合的高性能智能合约平台。
AI项目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数据、算法和算力。目前Web3+数据、Web3+算力赛道发展迅速,但Web3+算法方向却相对滞后,各项目往往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Bittensor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缺口,通过区块链的竞争与激励机制,搭建了一个自带筛选功能的AI算法平台,致力于吸引和保留最优质的AI项目。
Bittensor:去中心化AI网络的开拓者
Bittensor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激励机器学习网络和数字商品市场。它的独特之处在于:
去中心化架构:Bittensor网络由分布在全球的数千个节点组成,有效解决了数据集中等问题。
公平激励机制:网络对子网的奖励与其贡献成正比,子网内部对节点的奖励也遵循同样原则。
机器学习资源共享:任何需要机器学习计算资源的个体都可以从这个去中心化网络获得服务。
多元化数字商品交易:最初专注于机器学习模型和相关数据交易,现已扩展为可交易各类数字资产的开放平台。
Bittensor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21年,当时一群热衷于推动去中心化AI的技术专家开始利用Substrate框架构建项目基础。2022年,团队发布了Alpha版本网络,验证了去中心化AI的可行性,并引入了Yuma共识机制。2023年,Beta版本问世,同时引入了TAO代币经济模型。2024年,团队开始运用分布式哈希表技术提升数据存储和检索效率,并着力扩展子网和数字商品市场。
Bittensor网络的原生代币是TAO,其设计在多方面致敬了比特币。TAO的总供应量为2100万枚,每四年减半一次。TAO通过公平启动方式分发,没有预挖或团队保留。目前每12秒生成一个区块,每个区块奖励1 TAO。这些奖励按贡献比例分配给各个子网,再由子网分配给所有者、验证者和矿工。
TAO代币可用于在Bittensor网络中购买计算资源、数据和AI模型,同时也是参与社区治理的凭证。目前,Bittensor网络的账户总数已超过10万,其中活跃账户近8万。过去一年中,TAO币价最高上涨了数十倍,当前市值约22.78亿美元,单价321美元。
Bittensor的子网架构
Bittensor协议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机器学习协议,支持网络参与者之间交换机器学习能力和预测,促进模型和服务的共享与协作。整个网络由多个子网组成,每个子网都有自己的验证者和矿工节点。子网的表现决定了其在网络中的地位,表现不佳的子网可能会被新的子网取代。
子网可以视为一段独立运行的代码,制定了特定的用户激励和功能机制,但都保持与Bittensor主网相同的共识接口。目前除根子网外,共有45个子网。预计到2024年5月至7月,子网数量将从32个增至64个,每周新增4个。
在子网中,主要角色包括:
子网所有者:负责提供基础代码,设置激励机制,分配矿工奖励。
矿工:运行服务器和挖矿代码,与其他矿工竞争以保持领先地位。表现不佳的矿工可能被新矿工替代。
验证者:评估子网贡献并确保其正确性,获得相应奖励。验证者还可以通过质押TAO代币获得额外收益。
子网的奖励分配机制通常为:18%给子网所有者,41%给验证者,41%给矿工。每个子网有256个UID插槽,其中64个分配给验证者,192个分配给矿工。只有质押量最高的64个验证者才能获得许可,成为活跃验证者。
子网注册后有7天的保护期。首次注册费用为100 TAO,再次注册价格会翻倍,但会随时间降回100 TAO。当所有子网位置被占满时,新子网注册将替换掉排放量最低且不在保护期的子网。因此,子网需要不断提高验证者质押量和矿工效率,以确保不被淘汰。
Bittensor的共识机制
Bittensor网络采用了多种创新的共识和证明机制:
智力证明(PoI)机制:这是Bittensor的独创机制,通过智能计算任务来验证参与者的贡献。矿工完成验证者分配的任务,验证者根据完成质量进行评分。
Yuma共识:这是核心共识机制。验证者的评分通过Yuma算法综合,其中质押TAO较多的验证者评分权重更高。算法会剔除与大多数验证者偏离较大的结果,最终根据综合评分分配奖励。
数据不可知原则:确保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隐私和安全性,节点无需了解具体数据内容就能完成计算和验证。
基于性能的奖励:根据节点的表现和贡献分配奖励,鼓励高效和高质量的资源利用。
MOE机制:在一个模型架构中整合多个专家级子模型,使不同领域的模型能够协同工作,产生比单一模型更优的结果。
通过这些机制的结合,Bittensor构建了一个高效、安全且激励充分的去中心化AI网络。
Bittensor的未来展望
市场前景:AI和Web3作为两大热门领域的结合,有望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市场关注度。
项目优势:Bittensor不同于传统VC项目,自上线以来价值大幅增长,兼具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
技术创新:子网架构降低了AI团队迁移至去中心化网络的难度,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加入。
潜在风险:随着子网数量增加,单个子网获得的奖励可能减少;如果TAO代币价格无法相应上涨,可能影响参与者收益预期。
发展方向:Bittensor需要在扩大规模和维持质量之间寻求平衡,确保网络长期健康发展。